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努力打造人工智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阵地和科研平台

时间:2025-08-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王春燕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春燕)8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工智能研究促进中心揭牌仪式暨“社计未来:人工智能+计算社会科学”夏令营开班式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党组成员,人工智能研究促进中心理事长赵志敏出席并致辞。赵志敏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世忠共同为中心揭牌。

赵志敏指出,作为科技创新“头雁”和新质生产力引擎,人工智能正全面重塑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价值体系和认知方式,决定着世界权力格局的演变和人类文明的走向。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不仅是科技问题,更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伦理、外交和国际政治等方方面面。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深刻回答“智能革命向何处去”的根本问题,破解“技术异化”“算法霸权”等世界性难题,构建具有中国底蕴、中国气派的智能文明叙事,以中国智慧引领智能文明方向,为国家参与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提供系统性、前瞻性、可操作的“中国方案”和“中国答案”。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工智能研究促进中心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与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努力打造“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人工智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阵地和科研平台,把人工智能研究打造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研究的新范式。

揭牌仪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工智能研究促进中心理事代表获颁聘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发展促进中心与北京邮电大学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人工智能与计算社会科学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跨学科研究与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胡事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赵汀阳作主旨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工智能研究促进中心理事代表进行跨学科对话,围绕AI伦理治理、人才培养以及AI与社科研究的融合路径等议题发言,为该中心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社计未来:人工智能+计算社会科学”夏令营旨在突破学科壁垒,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前沿与社会科学应用场景,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复合型研究人才,助力构建“AI+社科”发展新生态。来自全国对计算社会科学感兴趣的研究者、教师、数据分析师、研究生、本科生将通过为期数日的沉浸式学习,系统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在文本分析、社会网络研究、数据可视化等场景的应用技能。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活动。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