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上海7月14日电 (记者查建国 陈炼)7月7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暨习近平外交思想”专题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部分专家学者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谈了自身体会。
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会长杨洁勉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分析了当前国际环境和中国外交,并对世界大势作出了重要判断。当前,国际格局变化和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是中国外交面临的两个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重大挑战。在新形势和新挑战下,中国外交的战略和政策都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和强化,既要重新认识国际政治和安全因素的新作用,也要坚持问题导向,建设全球治理体系。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实践,将给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中国探索实现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的实践,也正是对全球化发展新挑战的有力回应。全球化发展需要增强包容性、均衡性、普惠性,需要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等一系列人与自然关系问题,需要在新的世界格局变化中完善全球治理。同时,这也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题中应有之义。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是能体现全人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些共同价值的新文明,而这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已经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基础上进入为人类谋进步的新领域。这既是中国成长为全球性大国的政治自觉,也是中国将改革开放、发展治理的中国经验升华为全人类普遍经验的实践自觉。相应地,中国外交无论是从话语还是从行动上都应作出相应的部署,以此为新起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进而扎实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责编:胡子轩)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