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2日电 (宋子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系统梳理百年党史进程中民主和法治建设的宝贵经验,推进新时代人大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由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与北京市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秘书处主办、中国社科院国家治理研究智库政治发展研究部协办的“第七届民主与法治论坛——中国共产党百年与政治制度建设”于8月28日在京举办。
本次论坛以“线上+线下”方式进行,邀请来自全国及地方人大系统,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院所、高校和北京市党校系统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主任周美雷教授主持开幕式。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校委委员谭继东在致辞中指出,民主与法治论坛已成为弘扬民主与法治、推动政治建设、促进党校与政学两界交流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将在各方鼎力支持下助力研究成果推陈出新。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崔新建在发言中对本届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90周年。值此重大时间节点,第七届民主与法治论坛聚焦党对中国式民主政治制度的理论探索和建设实践,为进一步推动人大制度研究深化和人大工作实效提升作出重要贡献。回顾百年党史,人民民主政治制度的创建和完善熔铸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内化在党谋求民族复兴的奋斗历程,凝结了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原创贡献。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制度研究室主任韩旭回顾了历届民主与法治论坛为推动人大制度和理论创新作出的贡献,希望本届论坛取得丰硕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提供更多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在大会发言阶段,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莫纪宏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依法治国作主题发言。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办公室原主任李伯钧深入阐述了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人大代表工作的关系。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副校(院)长袁吉富教授从马克思政治哲学视角全面论述人的现代化。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何俊志教授以中国地方人大发展中二元变迁模式为题展开论述。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选举联络人事任免工委副主任杨云彪重点阐述了深圳基层人大创新思路和举措。北京市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原副会长席文启教授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大监督工作的新进展。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张小劲教授聚焦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在我国法治进程中的意义。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百年党史视域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人大制度的理论探索、人大制度的实践创新等主题展开研讨,并邀请该领域权威专家进行现场点评。
周美雷主持闭幕式,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副主任田洪俊、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制度研究室主任韩旭出席。(责编:于子青、邓志慧)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