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第二届国际政治理论与方法前沿青年论坛举行

时间:2022-05-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王春燕

5月8日,第二届国际政治理论与方法前沿青年论坛暨“新事实、新方法与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研讨会在线举行。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在致辞中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此对国际政治科学理论的需求增长,同时也给国际政治研究提出诸多挑战。要理解纷繁复杂的世界,抓住影响世界变化的主要变量,识别世界主要变革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基本认知模式。这一认知模式适用范围要广,变量或参数要少。总之,国际问题研究人员要紧盯国际形势变化,转换思维方式,推进国际政治学理论创新和“三大体系”建设。

“在学科布局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关系学科要延续自身发展脉络,找准位置,探索适合本学科发展的道路。”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学峰激励青年学者努力搞好科研,开拓进取,推动理论创新与学科发展;利用学术会议、期刊平台,交流思想、发表学术观点,早日成长成才。

与会青年学者努力尝试运用新视角、新方法,结合案例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对一系列国际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青年学者张豫洁在权力与规范互动的背景下,重新思考界定规范效力的必要性和可能角度,并进一步明确规范效力与权力互动的有关解释机制。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青年学者卓晔聚焦国际制度复杂性中的多重成员国家,关注其结构性权力对国际制度复杂性走向的作用。辽宁大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青年学者秦立志对战略不确定性、威胁预期与大国互动进程中的安全困境进行了分析,并选取1850—1914年间的英法关系、英俄关系、英德关系、英美关系四个案例进行过程追踪研究。

中央财经大学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青年学者李知睿重点考察了经济因素在诱发恐怖主义过程中的潜在逻辑,并进一步就“一带一路”沿线恐怖主义生成的社会经济逻辑进行比较研究。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青年学者陈一一分析了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如何能够抑制维和对象国的恐怖袭击活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学者赵剑治透过分析美国对多边开发银行涉华项目的投票行为,阐述了双边关系如何影响多边关系。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方可借鉴历史。传统儒家观点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春秋以来,天子失势,“兴甲兵以讨不义”的权力不再集中于王室。由此,孟子曰:“春秋无义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学者蒙克结合建构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分析视角,勾勒出关于“春秋无义战”缘何出现的动态演化图景,提出可透过国际规范演变的理论视角和中国古典国际关系的历史启迪,来理解当下自由国际秩序所面临的危机。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携起手来共同行动。2018年,联合国记录在册的针对气候变化的跨国倡议达190项。截止2021年5月,全球至少有82个国际条约涉及到气候变化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青年学者宋亦明运用国际制度间竞争演进分析框架进行分析认为,在全球气候制度互动进程中,气候变化领域的制度竞争是以制度内竞争为主的。倒逼效应、集聚效应与加持效应,推动了联合国框架制度专家型权威、居间型权威以及外溢性权威不断增强,进而塑造了等级制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生成。

主办方共收到80余篇投稿,最终遴选出15篇参加此次论坛。与会学者围绕“体系压力与国际政治结果及国家行为”“恐惧、荣誉、利益与国际安全”“制度内管理和制度间互动”“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国际规范”“国家及国家间关系的国际影响”五个议题进行了研讨。

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室、《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国际政治科学》编辑部主办。据悉,首届“国际政治理论与方法前沿青年论坛”于2021年4月9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大国竞争的历史、理论与实证”。(编辑:刘岩)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