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首届“劳动与民生论坛”——“稳经济、保就业”夏季论坛在线召开

时间:2022-07-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张赛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赛)7月2日,首届“劳动与民生论坛”——“稳经济、保就业”夏季论坛在线召开。来自国内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稳经济、保就业”为主题,着重探讨了中小企业的就业景气程度、积极就业政策、劳动力供求形势、青年人和大学生就业、城市群劳动力集聚的空间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问题。开幕式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付志峰主持。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韩宪洲在致辞中表示,就业是经济之基、民生之本,首届“劳动与民生”论坛以“稳经济、保就业”作为主题,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与迫切的现实需要。希望借助“劳动与民生”论坛的平台,汇聚专家智慧,破解“稳经济、保就业”的难题,为国家和首都的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建言献策。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强调,保就业就是保民生,稳经济需要稳就业。要进一步强化全社会就业优先意识,完善就业工作机制。加强宏观政策支持,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和稳定市场信心,提升政策精准度,加强政策可及性和有效性。完善市场和服务体系,健全失业风险应对机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冯喜良在致辞中表示,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型、新冠肺炎疫情的长期肆虐,都对劳动与民生产生了各种重大影响。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共同面对。这也是学院举办“劳动与民生论坛”的出发点。论坛将每年举办,为大家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

打造“升级版”积极就业政策

在主旨发言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蔡昉作了题为“在应对冲击中打造积极就业政策3.0”的报告。积极就业政策3.0内涵就是统筹运用一系列宏观经济工具,通过对积极就业政策在宏观政策工具箱中位置的调整,以就业为中心,以调查失业率为核心的就业相关指标为依据,把劳动力市场各类信号纳入宏观经济预警机制和政策抉择中,予以考量、决策和执行。一是要与长期增长对应的就业创造:科技革命下包容创新驱动和就业友好的产业政策;二是完善和充实劳动力市场制度功能新挑战;三是缓释结构性和摩擦性矛盾:公共就业服务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常态和组成部分;四是宏观经济政策应对周期性失业:实施就业目标制,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萨姆法则”。

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需要围绕就业岗位创造问题,分析中小企业的就业景气变动及政策应对。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教授结合大数据分析,提出了提升中小企业的岗位创造能力、扩大“见习计划”范围、保企业生存、“保就业”和“保生活”并举、充分利用劳动力调查数据库、切实落实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等对策建议。

莫荣作了题为“我国劳动力供求形势与对策”的主旨报告,今年就业面临着较大压力和冲击,劳动力需求总体走低,新增就业等指标相对稳定。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就业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下一步,我们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战略和政策。就业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共同成为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主要工具,为经济平稳运行创造条件。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关注重点就业群体和劳动力空间集聚效应

中国社会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研究员认为,就业的关键问题是青年人的就业问题。促进青年人就业方法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通过政府支出和投资,设置公益性岗位或项目安置暂时失业人群。长期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创造优质的就业岗位;二是鼓励创新创业,鼓励市场主体的培养;三是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和水平,避免片面地将教育型人力资本作为衡量人力资本的手段;四是加强就业保障;五是支持实体经济和创新经济的发展。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赖德胜教授指出,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在不断增加,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关键是要使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实现更好地衔接与互动,为此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应增强高等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第二,要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稳定性;第三,要合理分担女性生育成本,更好促进女性高校毕业生就业;第四,毕业生应动态优化就业预期。

劳动力空间流动和集聚是空间经济学、地理学、人口学的交叉学科领域,不仅涉及流动劳动力本身生存发展问题,也涉及区域城市发展,是决定未来我国劳动力供需的一个重要现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学科负责人童玉芬教授呼吁大家关注劳动力空间上的流动布局。她指出,城市群是我国未来区域发展的重要空间形态,是由大中小城市通过交通信息链接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推动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创新视角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罗楚亮教授探讨了养老保险费率变化对企业就业动态调整所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养老保险缴费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企业就业净增长率会显著下降0.0213个百分点。保险缴费率增加,就业创造率会下降,这对生产率低、劳动密集程度高以及地区社保缴费征管力度大的企业影响更大,对于小微企业影响更强。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蔡宏波教授认为,这些年来中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总体提升,这得益于营商环境的改善,较大的市场规模、较强的知识溢出以及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都显著提高了创新创业领域面对疫情的稳健性。

数字经济一方面可能通过“替代效应”减少就业,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创造效应”、“匹配效应”和“补偿效应”增加就业。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抗私利用2011-2019年环渤海、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7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在解决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圈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何勤发表了“人工智能、财政支出结构性偏向与高质量就业”主旨演讲。该研究发现,各地财政支出显著促进了当地高质量就业水平的提升,经济增长型财政支出对高质量就业产生的促进效应更明显。该研究为在不同的技术经济约束条件下,通过财政支出结构性偏向的相机调整,提升高质量就业水平提供了新视角。

会议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承办。此次论坛上,与会学者深入研讨我国“劳动与民生”领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推动劳动经济学学科的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责编:关锐)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