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促进学科交流 推动古史研究——“古史系统与古史重建研讨会”举办

时间:2022-11-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曾江 赵徐州 于占杰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曾江 赵徐州 通讯员 于占杰)由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古史系统与古史重建研讨会”近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来自海内外的四十余名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20世纪以来,对于中国上古史的讨论一直是学界的热点之一。疑古派秉承前人成绩,首先挑战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由此引发了关于古史系统以及相关的古书的大讨论,古史重建的工作也再次被提出来,成为此后几代学者的关注对象。不管是从传统文献出发,还是依据地下材料;不管是从时间维度,还是从空间区域入手;也不管是历史学,还是考古学;运用这种理论或那种理论,抑或兼而有之,古史系统和古史重建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不过自宏大主题的古史系统说退潮之后,精细化的研究虽然有所进步,新出土文献也带给学界许多新知,对旧有成绩的反思也异彩纷呈,但是在系统性的重建古史方面,由于学科体系的切割,彼此各自为政,难免显得支离破碎。古史重建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有鉴于此,此次会议涵盖东方与西方、古代与近现代多个维度,涉及中国史、世界史、古代史、近现代史、语言文字学、文献学、出土文献等多个学科,中外老中青学者齐聚一堂,讨论古史系统和古史重建的问题。与会学者贡献了大量新作,从各自学术视野出发讨论古史问题,相信此次研讨会后将有一批新作品出现。

清华大学廖名春从《周易·系辞下传》“观象制器”段入手,系统梳理其中的古史传说,指出这一段以易卦为文字代表讲述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国早期历史的演进过程。“观象制器”一段表现的圣王史观,是人创论,而非神创论。北京师范大学蒋重跃就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问题进行思考,指出西周初年周公是中国通史传统的开创者,春秋战国时期存在王朝与非王朝体系的两种历史进程观念,两汉以“三统”与“三世”大一统进程观为代表,古代后期思想家认识到“文”是历史发展目标,“势”是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大连大学葛志毅认为,古代致用史学以维护王朝统治的经学治道作为纪纲宗旨,顾颉刚是致用史学的终结破坏者与新史学的建设者。河北师范大学沈长云对顾颉刚的疑古主张进行了回顾与评价,并提出自己对古史重建的看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徐义华研究员提出,商周二代均通过构建中央王朝的正统历史从而证明自身的正统性。南开大学陈絜阐述了卜辞地理的研究与商史重建问题,以期对殷商历史的认知更为深刻。上海交通大学陈颖飞对遂公盨等铭“禹”金文与古史系统进行思考,指出铭文对“禹”的强调,其实是夏文化认同的反映。北京师范大学罗新慧从春秋时期的祖先崇拜入手,认为创造祖先、神化祖先的根本意图在于追溯超级英雄的祖先以荣耀后代。复旦大学林志鹏以《唐虞之道》《子羔》等出土文献对战国时期禅让说的起源流变展开细致深入的论述。 

湖州师范学院李学功通过《容成氏》《庄子》的比较,指出《容成氏》反映了古史叙事的地方性知识建构特征。中国人民大学宋洪兵辨析法家的古史观,对“不法古”与“不修今”之间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探讨。重庆大学张帆以先秦兵学文献中的古史为研究对象,指出其记述模式存在三种形态并体现出鲜明的特点。清华大学周秦汉对传统的“定点断限法”“相似辞例比较法”进行反思,并使用“分章分句断代法”对《尧典》各章各句的形成做年代考证。山东大学王玉彬辨析《庄子》中“尧帝”形象,揭示出庄子对正典叙事及其蕴涵的正统观念的批判与反思。澳门大学杨兆贵从《史记·五帝本纪》切入,认为《五帝本纪》反映了太史公的天下治理观。

深圳大学蔡卓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古史研究为探讨对象,指出其间的多种建构路径。吉林大学黄海烈着眼于20世纪中国古史学的发展历程以及代表学者的个人治学轨迹,揭示20世纪中国古史重建研究范式的嬗变与实践。日本埼玉大学西山尚志对白鸟库吉研究及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李凯认为,中国上古时期的文献口述与文明起源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口述表现出先民的历史意识,是理性精神觉醒的反映。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杨博探讨“中”“华”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华”观念的形成与内涵。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刘源对历组卜辞“逆米帝秋”解读问题做了解读。上海大学宁镇疆从“卿事”切入,认为夏代初年不存在“卿事”职官,而《厚父》当为“周书”。河北师范大学张怀通关注《度邑》与武王“征会”,认为彼时是“有限权力的中国王政”。四川大学吴毅强辨析西周幽平之际年代及史事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山西师范大学谢耀亭对晋国早期都城的位置变迁展开详细考论。

华中师范大学黄甜甜对《蟋蟀》两则“诗本事”进行考察,认为古史、故事的背景与诗文本身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清华大学程浩辨析清华简中的“依托”之作并论及“依托”篇目的史料价值与使用限度。湖南师范大学李健胜探讨了上博简、安大简所见颜回形象,指出其经历了“制造君子”人物形象单质化过程。吉林大学单育辰就一件罗振玉旧藏的羹匕展开详细论述。复旦大学周波对赵国兵器铭文争议颇多的“执剂”释读进行补正。上海交通大学张朝阳和高如月从虎溪山汉简《阎昭》入手,重新判定《阎昭》的文献属性并对建信君史事进行重新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冯立从海昏侯墓“孔子衣镜”入手,探讨了战国秦汉楚地儒学传承问题。

中山大学黎汉基以“天王守(狩)于河阳”的诠释变化为例,指出后人的想象憧憬会重塑经传的解读。唐山师范学院郭万青介绍日本早期汉文典籍对《国语》的征引。绍兴文理学院俞志慧对《国语》“绝地天通”“申生之死”展开多角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黄人二辨析了《论语·为政》“举善而教不能则劝”的断句与解释问题。中国政法大学王威威分析了《史记》中的“黄老”,从中剥离出两重“黄老”不同的逻辑。北京师范大学葛觉智(Yegor Grebnev)认为,晚期“书”类文献代表的先秦史官文化连贯了上古与当代传说,这一密教传统与道教有一脉相传关系。

南京大学成祖明对中西方祖源神话母题进行了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刘林海从社会学视角对原始基督教的社会环境展开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徐晓旭比较分析了中外学者对古代中国和希腊族群祖先谱系的研究方法。上海外国语大学王献华讨论《汉谟拉比法典》《卢伽尔扎吉西石钵铭文》,关注苏美尔人的“中原(kalam)”历史。

本次会议旨在促进不同学科研究者间的交流,以期推进古史研究和相关学科建设的深入,推动古史重建工作的展开。(责编:齐泽垚)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