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新一波全球化与文化自信”高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

时间:2022-12-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查建国 陈炼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 通讯员 郑倩茹)11月5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主办的“新一波全球化与文化自信”高峰论坛在沪召开。会议就“新一波全球化语境下如何树立文化自信”“如何推动文化自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底气何在”等重要问题展开讨论。会议采取线上线下形式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本次高峰论坛囊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不同领域,涵盖历史、文学、艺术、经济、管理、政治学、社会学、生态学以及党建研究等各个学科,多方位、多侧面为推进文化自信建言献策,提供思想智慧。会议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文艺评论(上海交通大学)基地主任王宁教授主持。

围绕议题,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沈湘平作了“文化自信与历史耐心”的主题发言。他提出,在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对于今日中国来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谈不上真正的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不仅成为新时代中国的文化战略,而且成为全部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南京大学全球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何成洲作了“跨媒介艺术创新与文化走出去”的发言。他认为,跨媒介艺术作为一个事件,不仅对于艺术家、艺术创作过程、艺术作品产生影响,而且能够作用于特定的社会和文化情境,对于现实产生转变性的影响,因而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文化干预”,因此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和人文学术一定要重视海外传播。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上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曾军作了题为“在中西文论互鉴中建构当代中国的对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言。他提出,在探索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中的现象时,学者一定要站在“当代中国”的立场,强化立足中国实践的主体研究,为破解中西文论互鉴中的中国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会上,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贾利军以“东方科研范式——基于易文化的思考”为题进行发言。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邹理作了题为“反体系运动与新世纪西方世界文学思潮中的文化共同体构建”的发言。

文化自信助推科技自强自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对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强大的科技实力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一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文化自信与科技自信之间关联甚密,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则促使这种紧密关联得以大大扩展。会议研讨阶段第一场的发言嘉宾从新视角对“新一波全球化与文化自信”阐发观点,由贾利军主持,王宁作评议。

上海市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徐斌作了“上海固废综合处置与文化自信”的主旨演讲,提出我们应当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合理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固废资源化之路。

同济大学交通学院教授孙大权就“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道路”作了发言,他认为绿色发展是世界性的课题,中国应积极承担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责任,率先改变自身发展方式,通过自身的成功实践,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道路。

上海交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王仕峰作了题为“轮胎路面的创制与文化自信”的发言,介绍道路交通的减排方法,提出“师法自然”的解交联的创新思路,解决了废轮胎橡胶利用的交通行业瓶颈问题,铺设了长寿命低碳橡胶路面,助推交通安全与效率,为废轮胎的绿色功能化利用提供了世界可借鉴方案。

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陈宁以“‘白色污染’治理与碳中和”为题作了发言,提出了塑料回收的人文关怀;上海英科实业总工程师李志杰以“泡沫塑料的回收艺术与全球化”为题作了发言,提出了我国“白色污染”治理的中国方案。

与会专家学者聚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共性问题,介绍了中国固废处理由过去追逐西方技术逐渐走向引领世界舞台的科技自强自立之路。发言嘉宾均表示,科技自信助推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为科技自强自立提供源泉。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创新自信,才能更好着力解决经济社会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文化自信支撑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不仅仅局限于文化建设,在社会科学的各领域各方面都有鲜明的体现。会议研讨阶段第二场主要集中探讨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文化自信,由曾军主持,沈湘平评议。

上海管理科学学会副理事长蒋悦炜作题为“二次文艺复兴与全球化”的主旨发言,他认为我国现今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而解锁认知科学、认知革命的钥匙就是文化自信。早在1986年钱学森就提出,中国是(世界)第二次文艺复兴的主战场,鼓励我们树立科学自信,在保留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在价值观上形成引领世界的新文明。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吴志成作“全球化深度转型时期的文明交流互鉴”发言。他表示,全球化深度转型时期的文明交流互鉴观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文化指引,为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消除了思想文化障碍,为促进国家间互信合作夯实了文化基础,也为促进和改善全球治理、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

顾庆良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作了题为“知而自强,知而自信——从经济的视角谈全球化”的发言。他提出,中国的“文化自信”一定能为重构全球化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作出应有的贡献,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授韩振江以“平视世界:法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双向旅行’”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应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理论进行分析,应当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文化观来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探索与争鸣》杂志主编叶祝弟以“全球—地方视野中的城市叙事”题作了发言。他认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首先需要提升文化自信,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王宁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在新一波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中,无论是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的认识和研究,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责编:王晏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