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强化面向教育2030议程的智慧教育战略:教育数字化转型跨学科研究报告”成果发布

时间:2023-08-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段丹洁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段丹洁)8月20日,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席院长黄荣怀教授代表全球智慧教育合作联盟(GSENet)发布了跨学科的联合研究成果“强化面向教育2030议程的智慧教育战略:教育数字化转型跨学科研究报告”。

在数字转型的背景下重新思考并阐释智慧教育的特征

报告指出,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视角看,智慧教育的新特征体现为国家或区域智慧教育生态的表现性特征即智慧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智慧教育系统的建构性特征即智慧教育的“实践取径”。表现性特征应符合共识性、指向性和稳定性原则,具体表现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全面发展的学习评估,泛在的智慧学习环境,持续改进的教育文化,以及对教育包容与公平的坚守,这也是智慧教育的五个关键特征。建构性特征应符合操作性、阶段性和多样性原则,具体表现为积极性学生社交社群建构,教师发展的优先支持计划,合乎科技伦理的技术应用,可持续的教育改革规划,以及有效的跨部门跨域协同,这也是智慧教育的五个辅助特征。

利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报告对22个国家或地区的数字教育政策进行分析

为深入探讨国家层面政策规划的特征,项目团队收集并分析了全球22个国家或地区的数字教育政策或计划,并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智慧教育的4个维度即技术赋能的学与教变革、趋向智慧教育的学习环境、前瞻性的教育治理与政策计划和智慧教育的整体及系统性考量进行了深入分析。文本分析的结果表明各国数字教育政策反映不同国家的规划和实施重点分别处于数字化转换、数字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三个阶段;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智慧教育的四个维度上,体现出某些共性特征。政策分析结果表明,处于不同阶段的数字教育应该有相应的发展侧重,国家智慧教育框架提供了政策规划的参考模型。

分析智慧教育4个维度的相关指标对SDG4发展目标的贡献度

项目团队基于智慧教育的4个维度,汇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发布的教育数据、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数数据库(WDI)、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第7轮国际学生评估结果(PISA)、美国波图兰研究所和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联合发布的《网络就绪度指数2022》(NRI)数据等国际公开的各国教育相关数据,构建了智慧教育数据分析框架。基于该框架,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分别计算了智慧教育的相关指标对PISA结果和SDG4国家基准目标的贡献度。分析发现,技术赋能的学与教变革、趋向智慧教育的学习环境、前瞻性的教育治理与政策计划和智慧教育的整体及系统性考量四个方面都对PISA的结果有贡献,但技术赋能的学与教变革对SDG4国家基准目标的贡献度较小,因此将技术赋能的学与教变革纳入国家智慧教育战略重点考虑至关重要。

据悉,“全球智慧教育合作联盟(GSENet)”,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UNSECO IITE)和北京师范大学(BNU)共同发起,创始合作方有英联邦学习共同体(COL)、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STE)、阿拉伯联盟教育、文化和科学组织(ALESCO)、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SEAMOE)等国际组织。联盟旨在建立一个由研究者、实践者、技术专家和政策制定者组成的国际智慧教育组织,支持各国在国家、地区和学校层面重新思考和设计教育系统。联盟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智慧教育的发展战略,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联盟共同发起了“全球智慧教育战略倡议”:

各国政府应根据其治理结构和具体情况,围绕变革教学方式、构建智慧学习环境以及研制前瞻性政策三个战略性杠杆点,来推进智慧教育发展,并统筹考虑公平和包容、持续改进的文化和多部门的合作。

政策制定者应从信息基础设施、数字教育资源和平台、课程与教学法、数字能力与素养、技术治理、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重新审视、分析和制定相关国家教育政策,推动智慧教育的发展。

地方政府和学校领导应深入推动涉及全领域、全要素、全流程、全业务变革的智慧教育新生态,设计和部署智慧校园和新型学习环境,以提高学习效果、学校运作效率、数字工具和资源的效能,创新技术增强的个性化学习和差异化教学模式,并进行监测。

研究者应加强与一线教育工作者、决策者、管理者等的多方合作,进一步促进智慧教育的协同发展,加速发展包容、公平和优质的教育,回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未来教育的倡议。

各利益相关方应根据智慧教育战略加强合作,以建立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如提供必修课程、学习与技术支持、大规模学习平台和开放教育实践中的学习分析等。

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全球智慧教育合作联盟(GSENet)”致力于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智慧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实践,持续寻求利用新兴技术,促进人人享有平等和包容性的高质量教育,助力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4的实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