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第六届北京文化产业与出版传媒研究基地学术年会暨“新质生产力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时间:2024-11-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孙美娟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孙美娟)11月9日,由北京文化产业与出版传媒研究基地主办,北京印刷学院科研处和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第六届北京文化产业与出版传媒研究基地学术年会暨“新质生产力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杰民表示,新质生产力作为承载新技术、新要素、新产业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时代命题。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马国仓强调了新质生产力对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其核心是创新,关键在于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他提出,出版业需在内容创新、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三方面加强实践。此外,他还强调人才是出版业的核心资源。

北京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吴文学分析了图书出版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格局,提出传统出版行业内部经营格局发生深度变化,数智赋能下媒体深度融合成为大势所趋,面对“营销湮没”效应下的头部化趋势的不断极化,要转变角色,从企业和业务两个层面,更新理念,重塑角色,转型发展,开创新出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季为民讨论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培育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的关系,从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高素质文化人才、推动文化消费升级等方面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发展文化新质生产力的目标和作用,并从坚持创新驱动、优化生产关系与市场机制、促进文化深度融合、强化文化保护与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策略和路径。

马国仓、吴文学、季为民、北京印刷学院科研处处长窦水海、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亮、北京文化产业与出版传媒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李治堂一起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3-2024)》蓝皮书首发揭幕。

在圆桌讨论和分论坛环节,多位专家和论文作者聚焦新质生产力与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论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闭幕式上,北京文化产业与出版传媒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李治堂对论坛内容进行了总结发言,并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据了解,北京文化产业与出版传媒研究基地作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依托北京印刷学院设立的专业研究机构,该基地下设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出版传媒产业升级与融合发展研究、数字出版与传播研究三个方向,汇集了来自校内外的50多名中青年为主体的研究人员。北京印刷学院教授王关义担任基地负责人、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席专家,学术委员会由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组成。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