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中国GDP增长率最终定格在6.9%,最令人关注的不仅是这一数字25年来最低,而是第四季度的6.8%之后还有没有新低,尤其是6.5%的底能不能守住。如果能,靠什么守住?如果不能,又将滑向何处重起?最大的挑战来自何处?
2016年1月17日,北大国发院第46次“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移师深圳。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是北大国发院的品牌论坛,自2005年以来每季度举行一次,研讨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并对未来的增长进行预测。
本次报告会北大国发院教授、央行前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宋国青,央行现任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大国发院及其BiMBA商学院教授黄益平,北大国发院及其BiMBA商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以及北大国发院院长、长江学者姚洋教授一起出席。
借助本次论坛,北大国发院还宣布与深圳福田区政府及业界达成多项合作。北大国发院将福田区确定为“改革和发展政策研究试点观察区”并授牌。北大国发院发起“深投行课题组”,并将前沿产业管理有限公司确定为“深投行课题组执行发起人”、将商务部投促局汽车产业投资促进工作委员会、北京汽车集团、中国源头创新百人会、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睿汇智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投汇海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确定为“深投行课题组联合发起人”并授牌。
同时,本次论坛还在经济观察报告会基础上,还特别聚焦新智能汽车产业,举行了“2016产城融合深圳论坛”,来自汽车行业的精英们做了各具创见的分享。
以下为本次论坛上三位教授的观点精华汇编版。
黄益平:互联网金融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黄益平教授在演讲中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原因在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不再,重工业产能过剩,而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而在新兴产业形成的过程中,金融业作为经济的血脉将发挥至关重要作用。中国虽然在过去几十年中建立了庞大的金融系统,但这个系统的金融抑制程度依然比较高,尤其是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原有制度改革难度大,不利于支持新兴产业和创业者发展,不利于经济增长新发动机的发动。
如何解决创业创新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推进经济转型,黄益平认为,互联网金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表示,互联网金融降低金融服务边际成本的天然优势将为解决这一问题开辟新的出路;根据北大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互联网金融近两年在中国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但问题平台占到了总数的三成,政府仍需加强监管。他说,“没有监管恐怕是很危险的,尤其是考虑到现在很多平台的诈骗嫌疑非常大,而且有很多市场参与者对风险的评估和识别能力并不是很强。”“加强监管和支持创新本身并不矛盾”。
卢锋:理解结构性改革
卢锋教授的演讲主题是“理解结构性改革”。他表示,中国过去几年宏观经济的走势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双重调整,即周期性调整与结构性调整叠加。如果结构性改革真的能够有效推进,中国经济尽管阵痛难免,但结果一定是积极的。
卢锋教授在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的EMBA课堂讲过,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几年一直高增长,但实际也存在周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有4次下行,构成三个完整的周期,如今处在第四个下行阶段的底部,也是真正最困难的阶段。同时在结构方面,中国经济面临的调整也有特点,第一、要素价格的上升和实际汇率的长期升值趋势,使得我们调整的难度更大。第二是过去能对抗经济周期的产业结构出现问题,像钢铁、煤炭、电力等重工业集群的推动力下降。
结合这些特征,卢锋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总需求管理和结构性改革相互配合。重视股市、汇市的波动与联动风险,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宏观环境。第二、重视结构性改革和对劳动市场的影响。企业退出应优先清偿员工工资。第三、考虑加快推进农地体制改革。第四、注意粮食政策。第五、推进改革难免有阵痛,处理僵尸企业不能停留在文件上,要让政策落地。
宋国青:全球投资市场分析
宋国青教授从全球市场的需求侧分析了中国当前的投资形势和对策。他表示,从需求角度看,全球如今大体上处在通货紧缩边缘,美国可能已经走出通缩,但只是可能,短期来说还不能说已经完全摆脱通缩。日本和欧洲显然不如美国,因此从需求角度看,全球总体状态不太好。
宋国青教授认为,在研究需求时还有一个重大变化值得注意:过去是外部需求影响中国更多,今天是中国的需求对外部影响更多。他在去年给北大国发院及其BiMBA商学院上海校友做内部讲座时就已经提出这个判断,2015年的股市到汇率的全球传导一再证明这一判断。
对于大家关注的汇率贬值问题,宋国青教授表示,人民币贬值难以持续。因为在全球景气周期里,当美国、欧洲、日本都面临通胀时,人民币贬值扩大顺差还能帮他们治理通胀,问题是今天他们也面临通缩。所以人民币贬值在全球需求都疲软的情况下,短期也许还有点可能,有点压力,但长期显然难以持续。所以综合分析之后,宋国青教授表示,中国的发展问题最后还得靠中国自己,得中国自己把需求稳住,把信心稳住。
三个教授的演讲之后,在姚洋教授主持下,还安排了精彩的问答环节。
签约与授牌仪式
问答环节之后,姚洋代表北大国发院,吴晶代表深圳福田区政府,在嘉宾与听众见证下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宣布国发院深圳分院筹备组成立。随后,双方又举行了北大国发院“深投行”课题组启动仪式暨项目组成员签约仪式。在王乐京主持下,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机械产业部主任林若尘,深圳市太空科技总经理、中国源头创新百人会秘书长周路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荣辉,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国军,联合睿康总经理马敬忠,中投汇海资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等作为创始会员企业,先后从姚洋院长手中接牌。
产城融合论坛:构建全球智能汽车产业高地
最后一个环节由卢锋教授主持,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荣辉首先以“未来在哪里”为题分享了他对智能汽车产业未来的理解。
随后,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机械产业部主任林若尘,深圳市太空科技总经理、中国源头创新百人会秘书长周路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荣辉,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EMBA2008级校友、第一电动网CEO庞义成,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国军,联合睿康总经理马敬忠等一同上台论道,就智能汽车产业的未来各抒已见,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智慧大碰撞。
与会者一致认同的是,中国一定要投入智能汽车产业,这是一个世界级的产业机会,也是中国有可能同步创新和发展的产业。中国30多年的积累使我们形成了一些优势,这些优势也不再局限于市场优势或制度优势。如今,中国的企业与资本进步非凡,其力量都跟30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嘉宾们认为,在发展道路上,中国一定要避免各自为战,甚至内部拼杀,一定要好好整合资本与技术两大资源,一定要从企业思维转向产业集群思维。
第一电动网CEO庞义成还有一个特别的感慨。他2008年就读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EMBA时还是一名媒体记者,如今已经成为智能汽车领域的整合者,他所开创的第一电动网汇聚了上千家智能汽车上下游的业界资源。他表示,企业家不仅要专注企业管理,还要看得更远,形成产业前瞻能力。只有高瞻远瞩,才能有方向地整合资源。他在论坛上表示,中国对于智能汽车产业需要更多有前瞻力的企业家参与。
(来源:北大国发院BiMBA微信号 ,2016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