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思想需要高定价,要让优秀研究员有高收入

时间:2015-10-09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耿丽颖

9月28日,凤凰网大学问圆桌会邀请国内一些媒体型智库到中关村文化大厦(芝加哥大学中国中心)进行讨论,主题是“新媒体时代的思想内容生产”。讨论很激烈。

以下是瞭望智库总裁吴亮在讨论时的观点整理,吴亮的核心观点是,媒体办智库,必须延续媒体人的情怀,必须有鲜明的价值观,否则就不能成为国家和市场需要的新型智库。另外智库要想办法提高研究员收入,要给思想者以更好的定价,不能让智库急需的高素质人才甘于清贫,一般人做不到。

吴亮说,社科院前副院长李扬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专家,他认为优秀研究员的年收入,要定在60万元这个水平线上,我非常同意他的这个观点。瞭望智库正在创造这样的条件,吸引优秀研究员加盟。

观点1:没有情怀,就难以办出真正一流的智库

最近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遇到人才流失的问题,一些优秀的记者或者创业去了,或者被不差钱的机构挖走了。钱当然很重要(一会我还会讲),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情怀,瞭望智库需要把有情怀的人留下来、请进来。

有情怀的人,最大的优点有两个:一是能够先天下之忧而忧,站在国家利益和民族的命运这样一个视角上来思考问题;二是不为私利所动,不管是为国家决策服务,还是为市场经济服务,都不能见利而忘义,这不是什么大话,而是智库的立身之本,这本身也包含智库的客观、公正、理性与建设性原则在里面。

很多优秀的人才因为追求高收入而离开了媒体行业,但是智库需要把有情怀的人留下,并且给他们高收入,让他们有一个体面的生活,让他们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讨论治国理政,讨论公共政策,不能老想着让他们在甘于清贫的情况下还拼命干活,这需要多大的情怀啊,一般人做不到。

观点2:智库要培养公共理性,同时要为国家出大主意

我同意刚才几位业界同仁讲的,智库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启迪民众、培养公共理性,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理性务实、建设性原则。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为国家决策服务,要有“为国家出大主意”的能力。

不管是体制内智库转型,还是媒体办智库,还是民办智库,都需要培养这种能力,道理很简单,你不研究“大主意”,就不可能知道大趋势,就不可能给出大判断。美国的智库如此,中国的智库建设也应如此。

“瞭望”这个牌子是邓小平批准成立的,瞭望智库是在瞭望这个品牌基础上起步的,是国内媒体办的第一家新型智库,我们坚定支持改革开放,如果非要给我们加一个标签,那么我们就属于“改革派”。目前我们已承接了多个决策部门、重点部委委托的研究课题,还替地方政府和大型机构进行课题研究服务。瞭望智库承接的这些研究课题,一方面与决策层互动,另外一些课题被转化为深度的客观报道,形成舆论场互动。

因为有瞭望这个招牌,所以决策部门对瞭望智库比较信任,这是我们的优势,但同时要求瞭望智库必须更专业、更认真对待每一篇文章,包括转发的稿件,都不能马虎,我们正在积累很好的经验和管理模型。

观点3:瞭望智库正在建设在线专家库,欢迎严肃的研究者

现在媒体行业的收入实际上在降低,这是媒体精英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可怕的不是收入的屌丝化,而是思想的屌丝化和边缘化,现在问一些记者,他们忙于任务,真正能交上专家做朋友的并不多,很多调研选题都是临时找专家。记者不和专家交朋友,不成为研究型记者,我们的研究和报道质量就难以真正跃升。

专家和智库资源是国家的战略矿产,因此我们首先想建立一个在线专家库,首先为新华社的调查研究服务,和记者“配对子”,成为新华社的战略外脑和思想外库,还能够为中央、国务院服务,为市场服务。这个专家库如果建设起来,还能够推进在线研究协作,让更多专家承担国家委托的研究课题。这个平台建设起来之后,还能够让我们的记者更专业,让我们的研究员更专业(否则他们怎么跟专家对话?)

当然,我们也会格外注意,为瞭望智库写稿的专家,必须是有着充分理性的,是有着坚实研究基础和基因的,必须是将国家利益和民众利益放在首位的。“欢迎严肃的研究者”,这是我们的口号和品牌主张。

观点4:思想需要重新定价,智库需要改进研究员薪酬制度

传统媒体都在转型,本来收入都在下降,但是还要让我们高薪招人、留人,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

但不走这一步,我们永远难以办出一流的智库机构。先痛苦,再想办法欢乐。

我今年年初曾经请教过社科院的李扬副院长,他们正在建设新型智库,他认为现代智库招研究员,优秀研究人员的年薪应定在60-70万元左右。李扬副院长当时告诉我说,这个待遇,能够招来一些优秀的人才,在国际纵向上比较也有一定的竞争力。

对媒体办的智库来说,就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如果研究员定的薪酬高了,就会冲击原有的编辑记者薪酬体系,传统媒体内,一个优秀的编辑记者一年正常收入多少钱,三四十万算是比较高的。你一下子增高这么多,会带来麻烦,内部的平衡就难。

那么怎么办,总得探索出办法,比如可以考虑在智库设立系列研究中心,你来当研究中心的主任或者首席研究员,收入与课题挂钩,如果你有好的研究能力,你的待遇就能高上去,达到甚至超过研究员这个行业的社会标准线。这样的制度和办法,一定要有,才能够招到真正优秀的人才,团队才能够建设好。

现在委托我们课题的部门和机构开始多了,我们在薪酬上已有相应的能力来向优秀的研究员倾斜,能够在薪酬制度上保证优秀研究员拿到高收入。

在工作上,智库还可以为研究中心主任配备研究助理。你的课题多,你的研究助理就可以多。具体请几个研究助理,研究中心主任来定。

瞭望智库不同于一般的研究机构,资源利用和动员能力有自己的平台和优势。除了我们,国内还没有一家智库机构,背后是新华社这样的全球研究与调查网络,海内外的智库机构、政府部门、大企业也都愿意和瞭望智库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这样的资源平台,一般的智库机构短时间内还难以达到。这样的平台,对研究员的职业资历和个人品牌的提升,是有实实在在的价值的。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2015.10.8


(编辑:内容管理员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