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夏锦文:超智能社会的挑战与机遇——推动“智库之智”赋能“中国之治”

时间:2023-12-17 来源:CTTI 作者:夏锦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论述,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也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中国式现代化是植根中华沃土又拥抱现代文明的现代化,是坚定文化自信又坚持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当前,以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深度融合为基本特征的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迅猛发展,将推动人类社会加速迈向超智能社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我们必须抓住超智能社会来临的“窗口期”,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中国贡献。面对超智能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新型智库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和前瞻性研究,为向超智能社会转型做好理论准备,为高质量推进智能经济发展提供研判支持,为建立与智能社会相适的社会治理体系、现代政府治理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提供决策支持。尤其重要的是,超智能社会下的智库治理,在机制变革、方法转型、组织创新、效能提升等方面,自身建设任重道远。唯有中国智库治理的与时俱进和治理优化,才能有效推动以“智库之智”更好赋能“中国之治”。

作为江苏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近年来,江苏省社科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出“制度立院”“人才强院”“学科兴院”“贡献荣院”的发展战略,创新性探索学术研究、理论阐释和决策咨询“三支笔”同步推进的科研工作思路,全面推动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省金融研究院、文脉研究院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四院一中心”为龙头的智库体系建设。以“强化调研能力”“促进学科交叉”“跟进前沿方法”“优化评价制度”等四个方面为抓手,推动智库建设和科研创新的高质量发展。实践证明,这些探索契合社科院实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五年,全院科研人员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近百部;荣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2项;2021年、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连续获得突破,目前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省社科基金项目超过60项;近400项研究报告获得国家和省部级领导肯定批示。
新时代赋予智库建设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智库建设新作为。面对超智能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迫切需要高校、党校、社科院等各类智库深入思考、主动应对,以更高的标准、更务实的态度推进新型智库建设,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在此就新形势下推进新型智库建设谈几点个人意见。

一是在把握“时”与“势”中发挥智库作用。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迅猛发展,新型智库应当发挥融汇创新、共创共享的综合优势,坚持开放思维和全球视野,统筹运用好与智库有关的各类资源,充分吸收借鉴全球优秀成果,把智库的开放优势转化为“众智”融汇优势,为精准把握和系统研判超智能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未来趋势、发展机遇和潜在风险发挥智库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在全球合作与治理事务中,我们应有更开放的心胸去把握时与势,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二是在强化“谋”与“思”中展现智库担当。面对超智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新型智库要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利用深度融入社会的优势,扎根祖国大地、面向人民群众,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案例剖析,把对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的研究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进行经略和谋划,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贯穿于智库研究的全过程,在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展现智库责任担当。

三是在推动“践”与“行”中履行智库使命。服务政府决策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层面上,更应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举措。新型智库要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秉持为党咨政、为国建言、为高质量发展献策的使命任务,重点围绕推动智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规避人工智能发展中潜藏的风险隐患等方面加强全局性、应用性、实操性对策研究,以增强智库服务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节选自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夏锦文院长在2023新型智库治理论坛上的致辞)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