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洪亚雄:全球环境智库应合作构建行业标准体系

时间:2016-12-14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洪亚雄

在2016年11月10日的“2016上海全球智库”论坛上,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院长洪亚雄就智库创新与新型智库建设的主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中国的环境智库起步较晚,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严峻的环境问题后才开始发展起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短短三十几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一两百年才走完的历程,但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在一两百年里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压缩到了三十几年里集中爆发。中国的环境问题有压缩性和复合性的特点,解决难度非常大。

目前我国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形势非常严峻,主要原因是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社会消费模式不合理,导致污染物排放量非常高。虽然“十一五”、“十二五”期间通过总量控制、总量减排,环境状况有所改善,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水的主要污染物COD(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高达几千万吨,远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虽然我国三类以上好水所占比例跟发达国家差不多,但是劣五类水比例是9%左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年排放量高达2000万吨左右。以PM2.5为主要污染物的城市大气污染,从京津冀一直蔓延到长三角,到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

为解决这些问题,以我们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为主,先后编制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计划》,还作为技术牵头单位编制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同时,我们也在从事“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个国家战略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编制“一带一路”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所有这些规划都是围绕国家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展开。


因为发达国家在环境治理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环境智库的发展需要加强和发达国家环境智库的合作,一是技术合作,二是人才合作,三是环境智库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期盼国内外环境智库一起建立一个共同的评价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网络体系,让全球环境智库的数据和信息实现共享。

(来源: 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2016年12月12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