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8月12日,《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25)》发布会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广州”研讨会在广州国际交流合作中心举行。
会上,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广州城市国际化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蓝皮书),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蓝皮书主编伍庆表示,蓝皮书作为陪伴广州开放征程十四年的“智库伙伴”,将继续以扎实数据、深度分析,为规划编制提供学理支撑,为城市发展注入智慧动能。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将积极履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决策咨询建言献策的职责,立足广州综合性门户城市等定位,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实的举措,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部署,为编制出符合广州发展需求、顺应人民群众期待的高质量规划,贡献智慧和力量。
韩中科技合作中心、韩国科技部软件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蓝皮书外籍编委金俊渊作视频致辞。他表示,广州的发展成就为追求创新与开放的城市提供了宝贵经验,希望未来能与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携手,共同探讨城市发展的更多领域,为东亚乃至更广泛地区的繁荣贡献力量。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国际化研究所所长、蓝皮书执行主编姚阳介绍了蓝皮书的最新研究成果。蓝皮书提出,广州将在“全国综合性门户”功能定位与“城市国际化路径”的辩证统一中找准发力点,对标国际一流提升城市品质,高水平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高水准发挥城市外交功能,高品质打造国际城市品牌,高标准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充分彰显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作用,担当双循环战略链接城市,构建支撑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综合性门户枢纽。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分别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分享对广州实践的思考,探讨广州以城市国际化发展赋能开放型门户枢纽建设,努力成为向世界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窗口的发展路径。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钟韵作题为《全球—地方视角下城市国际化建设的思考》的发言,她对广深创新产业的空间关联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国际城市建设应以国际城市为枢纽,加快构建全球创新网络;以高级生产性服务业为切入点,提升城市国际化程度;扶持地方企业出海布局,助力城市接入全球生产网络。
比利时鲁汶大学城市研究所主任、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副主任本·德拉德作题为《广州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连通性(2000-2024)》的发言,他表示,广州已稳居Alpha级世界一线城市之列,全球排名第22,凸显了其快速发展的城市综合实力和持续提升的全球联通度,在全球贸易投资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李盛兵作题为《职教出海打造广州教育国际品牌》的发言。他认为,深入实施职业教育“走出去”战略是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发展重点,广州职教出海未来应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不断探索职教出海平台共建,积极推进职教出海品牌建设。
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与政府事务部高级经理卢钊颖作题为《新质生产力驱动的全球农业革命》的发言,她详细介绍了极飞科技在智慧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成果,极飞科技的发展经验为我国科技企业出海拓展市场、建立海外营收增长点提供有益借鉴,也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全球影响力、为全球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本次会议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办,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国际化研究所、广州国际城市创新研究中心承办,广州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