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黄汉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时间:2023-10-1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黄汉权 盛朝迅

工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型工业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重要论述,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对工业化的规律性认识,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定位、阶段性特征以及面临的环境条件变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内涵特征和根本要求

工业是一国综合国力的根基,制造业在工业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建设农业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要支撑。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而言,没有强大的工业,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就难以实现。

新型工业化,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场景和中国语境的概念,既有别于西方的工业化,也不同于我国过去的工业化道路。在我国这样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进工业化,既要遵循世界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又要立足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指明了新型工业化与制造强国、现代化国家建设之间的关联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必须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不断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物质基础、技术支撑。为此,必须准确理解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和根本要求。

创新驱动。这是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动力机制。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要求摆脱传统发展路径,注重科技研发和新技术应用,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中国制造整体技术水平和“含金量”“含新量”,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升工业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

绿色发展。这是新型工业化的普遍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与传统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不同,新型工业化注重可持续发展,要求从根本上摒弃传统工业化过程中高耗能、高污染和高碳排放的生产方式,避免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恶化等,加快发展绿色制造,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园区和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供应链,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现工业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数智赋能。这是新型工业化的时代特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据作为新的要素进入生产函数。数字经济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对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带动作用也显著增强,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组织运行模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显著降低社会成本,提升劳动生产率。新型工业化要求抢抓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发展机遇,加快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应用及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

“四化”并联。这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要求。与西方工业化不同,我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在时空上并联交汇,必然要求工业化与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同步发展,引导工业企业顺应信息化、数字化浪潮和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带动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并利用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广阔市场需求机会,反过来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形成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融合发展。这是新型工业化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的显著特征。在现代经济中,随着新技术的广泛渗透,产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融合发展成为普遍形态。推进新型工业化,必然要求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等等。通过融合发展,释放传统产业增长潜力,培育壮大新产业新动能。同时,新型工业化还要求城乡区域工业合理分工、有效协同,推动东部地区加快迈向产业链中高端,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积极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高度开放。这是新型工业化在开放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新型工业化是高水平开放的工业化,要求加强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各产业各环节深度融入全球分工合作网络,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包括从产品、技术、服务到制度型开放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优质高效。这是新型工业化的效益体现。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全球范围内规模最为庞大、门类最为齐全、配套最为完善的工业体系,成功解决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问题。在新征程上推动新型工业化,必须形成先进技术深度应用的、高技术和加工复杂度比较高的、专精特新的、高质量的、创新引领的工业发展模式,更加注重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工业化,主要依靠创新驱动来提高质量和竞争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产业发展质量和品牌优势,提升产业链话语权、附加值。

重要进展和重大成果

工业兴衰是大国兴衰的关键因素,现代化的工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和核心。我国之所以能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这两大奇迹,能有今天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能有效应对大风大浪、赢得战略主动,从产业发展角度看,工业起到了骨干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工业发展,推动新时代我国工业各领域多点发力、加速发展,从量到质都实现了整体性的巨大变化。工业规模不断壮大,重大工业成果竞相迸发,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创新力、竞争力持续提升,有力支撑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量规模不断壮大。我国工业体系更加健全,总量规模持续扩大。目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生产了全球超过50%的钢铁、水泥、电解铝,60%的家电,70%的化纤、手机和计算机,是全球第一信息通信产品生产国、全球第一汽车生产大国,具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完善的配套能力。2012年至202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9万亿元增长到突破40万亿元大关,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3.2%。其中,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33.5万亿元,占全球制造业比重由20%左右增加至30%左右,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成效明显。2022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5.5%、31.8%,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6.1个和3.8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消费级无人机、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部分重点产业已跻身世界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13%,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强劲引擎。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22年底,我国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8.6%,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7%,工业互联网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目前,我国已建成2100多个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其中有209家示范标杆工厂,培育6000多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加快发展,绿色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

科技水平大幅提高。这些年来,以创新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制造加速奔向中国创造。我国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持续稳定在40%以上,重点领域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稳步提高。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19361.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大国重器亮点纷呈,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等领域捷报频传,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业不断攀上新的高度。我国工业向高端化和高附加值方向积极迈进,智能化和服务化转型步伐日益加快。

要素支撑作用增强。制造业人才水平持续提升,技能人才规模稳步扩大。目前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2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各类技能人才活跃在生产一线和创新前沿,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和移动物联网,全国在用数据中心超过650万标准机架,服务器规模超过2000万台,移动物联网连接数高达18.45亿户,占全球总连接数的70%以上,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率先实现“物超人”的国家。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的金融服务供给,实现量升价降。2022年,制造业各项贷款新增4.7万亿元,增量为2021年的1.7倍。在欧美主要经济体大幅快速加息的情况下,我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促进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2022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同比降低34个基点。

经营主体坚韧成长。企业是新型工业化的主体。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促进各类经营主体坚韧成长,企业规模快速增加,实力不断增强。国企改革成效明显,推动国有企业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对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十分重视,一个时期以来,《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稳外资稳外贸工作深入推进,外资外贸基本盘保持稳定。2022年,我国有65家制造业企业入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5批1.2万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地方培育近9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产业空间布局不断完善优化,区域协同发展态势日趋明显。目前,我国制造业主要聚集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基础好、配套完善、开放程度高的地区,同时也在向潜力足、资源富、空间广的中西部地区有序梯度转移,并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区域产业联动发展水平。

安全韧性稳步提升。党中央高度重视统筹发展和安全,通过不断调整完善产业链更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潜在风险冲击。我国已成为全球唯一制造业全产业链国家,产业基础能力明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在输变电、轨道交通设备、工程机械、家用电器等多个领域的终端产品方面具有全球领先优势,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加快实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向纵深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不断走深走实,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我国工业发展和国际合作的主要优势正在由以成本、价格、要素等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向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优势转变,竞争新优势得到不断巩固和拓展。

主要任务和有效路径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总的来看,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推进的新型工业化体现了新的生产技术、新的发展目标、新的发展模式、新的发展成效、新的全球格局。展望未来,我们必须立足新的基础、把握新的趋势,紧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按照推进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结合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和目标要求,加快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和数智化转型,实现“四化”同步、要素协同、布局优化、开放融合、效益提升,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第一,提升工业创新能力。一方面,要更加强调自主创新,以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为目标,坚持企业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坚持补短板与锻长板相结合、坚持高水平自立自强与高水平开放合作相结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产业科技人才队伍,营造吸引高端要素集聚、产学研密切合作、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通过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不断夯实产业基础能力和竞争力,提升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引领力和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力。另一方面,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积极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不断开辟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等新领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形成支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新支柱、新动能。

第二,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工业绿色化发展,加快发展绿色制造,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园区和工程,树立并滚动更新行业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引导鼓励相关行业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工艺革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兴起和发展,提高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推动大数据、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技术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体系。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氢能与储能等新能源产业,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完善绿色供应链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立完善绿色供应链管理激励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绿色发展投入,加大节能环保技术开发和应用,促进供应链企业积极融入绿色供应链体系,打造更多绿色品牌。

第三,放大数智赋能效应。充分发挥我国产业基础好、海量用户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通过数字化带动生产制造、分销售后等环节全面优化升级,提高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能力。加快推进数智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自动化水平,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通过机器换人、优化生产流程,持续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锚定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目标,从网络平台、数字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着手,扎实推进5G、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据处理水平,促进信息高效联通和开发利用,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发展,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相关产业发展水平,大力推动工业数字化转型。发挥好平台企业和数字化智能化方案提供商作用,鼓励平台企业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进一步提升其在引领消费、促进产业融合、提高供应链效能、推动科技创新、扩大就业和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

第四,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努力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引导工业企业顺应消费升级、数字化、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浪潮,加大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等方面的投资,切实提升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并利用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广阔市场机会,提升工业创新发展能力。根据不同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阶段特征,促进产业集群建设、城市群布局、人口分布相衔接,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构筑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城镇产业发展格局,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推动农业生产供应链、精深加工链、品牌价值链“三链同构”,发挥新型工业化主引擎作用,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精细化高端化发展,提升农业装备技术水平和普及应用,赋能农业农村信息化,全力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第五,加快产业融合发展。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为重点,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链向两端延伸的需要,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专利、品牌、物流、金融、检验检测等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等商务服务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化系统服务提供商。支持制造业企业改变单一生产制造模式,积极向产业链上游研发设计、原材料控制和下游物流运输、营销网络、金融服务等环节延伸,形成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的一体化发展模式。

第六,促进要素区域协同发展。在要素协同发展方面,要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推动构建新型工业化需求激发机制和企业主体活力激发机制,促进资金、人才、数据等各类要素持续流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工业,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和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推动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要持续优化生产力布局,根据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产业基础、要素禀赋条件和国家发展战略导向,明确各区域产业发展定位和布局重点,提升东部地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水平,大力引导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梯次转移,着力推动创新驱动、智慧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工业化。

第七,推进高水平开放合作。开放是人类社会发展大趋势,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途径。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尽管遭遇逆流,但其趋势不可逆转。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放在全球经济分工合作的大逻辑中进行考虑,站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的角度思考和谋划产业布局,始终坚持开放合作、共赢发展,加强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努力推进比较优势不断提升、产业分工不断完善、合作共赢不断增强的新型工业化。要对标高水平开放要求,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构建对外资企业具有强大吸附力的引力场,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地理重构,助力形成有利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同时,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加快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着力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作者分别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战略政策室主任)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