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第一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时间:2024-01-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班晓悦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班晓悦)2023年12月24日,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全面深化新时代李大钊研究”为主题的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第一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本届学术年会由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主办,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李大钊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及相关单位的150名学者和嘉宾参加会议。

全面深化李大钊研究

在开幕会上,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务长王博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在北京大学召开自学会成立以来的首届学术年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是北京大学光荣的学术盛事。北京大学具有开展李大钊研究的天然优势,一直是李大钊研究的主阵地之一,一直把支持好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的工作、支持好李大钊研究事业作为责无旁贷的使命担当和光荣任务。王博就进一步推动李大钊研究和党史研究高质量发展提出3点意见,一是要提升学术平台。把握当前机遇,创造更多条件,搭建更好平台,调动更多积极因素,充分鼓励学术研究和学术产出。二是要拓展学术研究。关注时代需求,结合时代特点,回应时代命题,拓展多元路径。三是要促进成果转化。以研促学,主动把李大钊研究和思政育人结合起来,促进研究成果向实践成果转化,提高服务立德树人、资政育人的成效。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二级巡视员潘敬国表示,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023年的岁末,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在北京大学举办第一届学术年会,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通过持续纪念、研究和宣传李大钊同志,使他作为伟大思想传播者、百年大党奠基者、复兴大业践行者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深植于亿万中国人民心中。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守正创新、锐意进取,为推进李大钊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强调,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及所属学会将继续加强与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已有的良好合作关系,继续共同推进李大钊研究事业蓬勃发展。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二级巡视员魏贻恒高度肯定北京大学和中国李大钊研究会长期以来在李大钊研究事业中取得的一系列丰硕成果,并提出,在新时代新起点认真总结李大钊研究经验,全面深化李大钊研究,对铭记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学习研究共产党员的革命精神和坚定信仰具有重要的意义。他强调,为不断把李大钊研究及相关党史人物研究推向新高度,应当坚持三个“聚焦”:一是聚焦研究阐释,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二是聚焦“两个结合”,为传承弘扬革命文化贡献力量;三是聚焦铸魂育人,为“大思政课”建设提供鲜活教材,在育人育才中展现新作为。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吕新斌认为,河北是李大钊研究的起源之地,河北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李大钊研究。研究李大钊必然要研究他生活的年代和生长的地域,学习读懂李大钊首先要读懂河北这片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他强调,今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为我们做好李大钊的学习研究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学习研究李大钊同志的革命思想、崇高精神、伟大人格,扎实推动李大钊研究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提出,100年前,在上海大学的讲堂里,李大钊曾寄语青年学生、指导革命工作、传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此结下了上大学子对李大钊先生百年不遇的桃李之情。他强调,近年来,上海大学非常重视挖掘与研究学校的红色资源,实施校史工程,开展相关史实整理,深入探究其中的精神内涵,促进发挥党史资政育人功能。未来将加强与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的良好合作,共同推动新时代李大钊研究走向深入,创造出更多优秀的理论成果和教育实践成果。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会长朱善璐回顾了中国李大钊研究会近年来取得的工作进展和重要成果,代表研究会向支持和参与李大钊研究事业的各部门单位和全国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阐释了建立年会制度在传承党的百年宝贵精神和经验、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深入解读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全面深化新时代李大钊研究”这个年会主题的深刻内涵,并对未来的李大钊研究工作提出建议意见。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新起点上李大钊研究的重点方向和领域,加强并深化新时代重大专题研究;二要继承发扬李大钊研究的优良传统,全面总结李大钊研究学术史和方法论,开辟并创新李大钊研究的多元路径;三要抓住历史机遇、努力搭建平台,加强组织服务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特别是要在近几年颇有成果的良好基础上继续加大年轻学者培养力度。朱善璐强调,研究会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会训精神,发扬优良传统,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用心用情、用力在新时代新阶段新起点上全面深化以李大钊同志为代表的党的先驱者的研究事业,奋力把新起点上李大钊及有关研究工作推向新境界。

开幕会由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李大钊研究中心主任胡俊主持。会上,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特邀副会长、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杜轶鑫宣布了中国李大钊研究会2023年度研究项目立项名单。2023年度李大钊研究项目共收到申请书138份,比去年增长119%,经过初审、二审两轮评审和评审委员会综合评审,经“大钊先声”微信公众号公示,并经第八次常务理事会同意,确定2023年度研究项目立项17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5项,青年项目8项,基地共建项目3项。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吴兴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佳等17位学者的研究团队获得立项支持。

开辟李大钊研究多元路径

开幕会后,学术年会进行大会主旨报告。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特邀副会长、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副校长、天津行政学院副院长、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永立主持。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双一流”特聘教授侯且岸发表题为“从理论史认知李大钊‘思辨’的唯物史观”的学术报告,强调了“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重要方法论原则;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常务理事、特聘研究员、北京大学校史馆副研究员杨琥发表题为“李大钊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报告,从“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民本与大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见”等方面进行阐述,展现出李大钊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价值;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宪明发表题为“对新起点上李大钊研究方向和重点的几点初步思考”的学术报告,以李大钊先生的政党思想为例,强调了保持理论自觉和抓住学术实践的“双重”前沿的重要性;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中心主任程美东发表题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发展与李大钊研究的新思路”的学术报告,强调要加强党史党建学科的课程体系、宣传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的建设,为学科发展与大钊研究事业添砖加瓦。

下午,学术年会进入学术发言与研讨阶段,分为“海内外李大钊研究回顾”“近年来李大钊研究专题进展”“李大钊研究青年动态”三个主题。研讨交流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学者踊跃发言,与论文作者代表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闭幕会阶段,举行了“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颁奖仪式”。为更好地激发研究活力,加快培养李大钊研究人才,本届学术年会设置了“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奖”,依据69篇入选论文的得分排序,推荐参评论文共18篇。组委会成立评奖委员会,对参评论文进行双盲匿名打分,根据打分情况提出评奖方案,并经第八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共选出获奖论文12篇,其中,一等奖空缺,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青年特别奖5名。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特邀副会长、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易立宣布获奖名单。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副会长、特邀副会长和常务理事为吴兴德、吴麟等获奖者颁发证书。闭幕会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朝龙主持。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宇文利作会议总结讲话。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