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徐维英:交出新时代高校智库高水平建设答卷

时间:2022-04-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徐维英

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一支主力军。步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高校智库建设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好赶考之路,本身就是一个认识命题、时代考题、实践课题。要在历史进程中再审视,在实践发展中再认识,在时代变革中再回答。

应世而生,高校智库建设肩负新使命。新时代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改革发展任务越是艰巨繁重,越需要强大的智力支持。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出发,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制度安排,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高校智库应世而生,蓬勃发展,与全国各类智库一道担当起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主力军的重大责任,肩负着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光荣使命。

新时代催生新需求,新需求呼唤新智库,新智库承担新使命。换言之,必须把高校智库建设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去定位,置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去谋划,置于供给侧创新和需求侧改革的层面去发展。在新时代推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智库依据其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专家人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开展理论研究、政策服务、决策咨询及咨政建言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正逐步成为服务党政决策和理论创新的重要载体,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以及合作交流和国际传播的重要平台。

因时而新,高校智库建设应有新突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国内“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全国高校智库无论是整体或是个体,都要应时而变、因时而新。要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改革创新,增进融合交流,才能在推动新时代中国新型智库建设中有所作为、走在前列、不负使命。

当前,国内高校智库建设层次不同,智力产品供给水平不一,需求侧的党政决策层级和质量要求各异,面临的挑战、困难和自身问题也不尽相同。高校智库建设要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一要对标高端,学习借鉴。要对标国家高端智库,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举全校之力整合优质学科资源,打造“跨学科、重交叉、促创新、保供给、高产出、多转化”的高端智库平台。同时还要结合国内实际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二要直面问题,补齐短板。各高校智库应结合自身建设主体的发展实际,直面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多措并举补齐自身短板,锻造符合学校实际、切合市场需求的长板。进而在高校智库建设矩阵中合理定位,在供给侧服务市场里错位发展。三要拥抱变化,因时而新。高校智库建设实践中,既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演变、地缘政治军事冲突、大国博弈贸易摩擦及政策理论舆论走向,也要敏锐把握新形势下国家治理和地方发展面临的复杂局面、风险考验和发展难题,审慎考虑高校自身发展的旧模式、新要求和智库建设要素的新变化。要因事而化,因时而新,持续推动高校智库内部治理创新、理论研究创新、产品服务创新和市场运营创新。与此同时,要注意充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避免智库建设形式化、智库发展同质化、智库模式同类化倾向。

顺势而为,高校智库建设必有新发展。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为高校智库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催生着新需求。高校智库建设要遵循指引,顺势而为,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迎来新发展,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谱写满意答卷。

为此,一要在“存量”上学创新。列入省重点(培育)智库的高校智库,对标先进,瞄准一流,切实学习借鉴国家高端智库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创新内部治理,改革体制机制,在“普遍在做”的方面力争做得更好更优,全力打造重点智库、一流智库、高端智库。二要在“增量”上敢创新。新型智库建设从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部署,到省市地方政府的贯彻落实,再到各智库建设主体的实体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要敢于冲破程式化固有思维,在“没有先例”的方面力争率先开创成功模式。三要在“变量”上谋创新。面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新变局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新难题等多重挑战,作为智库产品需求侧的主体,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智库产品的前瞻性、系统性、综合性和科学性上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必然要求作为供给侧的高校智库在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推动新文科建设方面主动谋创新,以高规格的决策服务、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高水平的智力产品契合国家治理和地方发展需求,科学回答时代关切,积极传播中国声音,为“世界之问”提供更好的“中国方案”。努力开创“高层次人才引培、高水平成果产出、高质量成果转化和系统性、科学性、持续性体制机制创新”的“三高一新”智库建设新格局。同时要积极探索智库治理共同体、智库资源共享库、智库服务生态链等多个维度的可能性,发挥集约效应,激发创新效能,为走好走深走实新时代赶考之路献智赋能。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市场培育与江苏实践探索研究”(19GLB02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研究生院)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