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顾建平:造就战略型企业家队伍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时间:2024-02-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顾建平

“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企业家群体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多次强调要弘扬企业家精神,造就优秀企业家队伍。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激发和保护新时代企业家精神,造就战略型企业家队伍,对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战略型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创新

  新质生产力是新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新时代,必须加强战略型企业家队伍建设,进一步弘扬企业家创新精神,努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战略支撑,多措并举把战略型企业家队伍在内的人才战略性资源的优势,加速转化成高质量发展的竞争优势。

  “企业家”一词源于法文,原意是“冒险家”意思。战略型企业家是志向高远,具有战略眼光,富于创新精神、团队领导力和韧性执行力的优秀企业家,战略型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是创新。

  约瑟夫·熊彼特首先提出企业家创新理论,认为只有那些有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的企业经营者才能称得上是企业家。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中明确指出,创新是企业家活动的典型特征,认为“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创造它”。战略型企业家的领导特征集中体现为具有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他们通常具备超前的战略思维,能够看到未来的趋势和变化,并通过创新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这些特征使得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能够不断创新、迅速反应,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培育新质生产力关键在创新驱动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关键是依靠创新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的新形势和企业家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必须强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创新精神,造就战略型企业家队伍。

  科技创新和生产力跃迁需要弘扬企业家创新精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深刻体现出党对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和融合度,使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先进程度不断提高,更好引领和响应市场需求,从而推动形成涉及领域新、科技含量高、交叉属性强、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质生产力,以实现生产力的跃迁和质变。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升级需要弘扬企业家创新精神。我国当前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要求大力推动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形成新优势。这就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企业家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下企业“创新者”群体中的领头者,对企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能促进企业主动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直面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需要弘扬企业家创新精神。当今世界,伴随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先进生产力对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起决定作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战略型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的“头羊效应”,促进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并发展先进程度跃迁的新质生产力,为全球生产力创新性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依托战略型企业家队伍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这既包括努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还包括培养造就战略型企业家,依托战略型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发挥市场活力,在市场竞争中培养“四懂”战略型企业家。适应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造就懂战略、懂科技、懂市场、懂金融的战略型企业家队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人才,特别是需要千百万个“四懂”战略型企业家。企业家不是温室中培养出来的,而是在激烈竞争的商战中打拼出来的。当前我国不少企业家具有“单打冠军”的特点,存在懂科技的未必懂市场、懂市场的却不懂金融等问题,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需要的是具有超前的长远眼光的“四懂”人才,也就是复合型的战略型企业家。

  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完善经营者管理体制机制。加强战略型企业家队伍建设需要完善企业家的选任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其中,选任机制是企业家选择和任用的机制,是其他机制的基础;评价机制则是选择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和依据;激励机制是说明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如何分享企业的经营收益;约束机制是根据对企业家经营业绩状况而对其实施奖惩。这四个机制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企业家的成长,促使企业家全力以赴地从事企业经营活动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优化政策实施方式,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高效协同,着力打通束缚发挥企业家创新精神,突破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不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体地说:一是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加快建立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长效机制,保护企业合法经营权益;二是营造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推行监管清单制度,持续提高监管的公平性规范性简约性;三是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构建有利于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法治环境,健全相关容错机制和帮扶机制,完善支持企业家专注品质、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对高新科技企业给予支持,凝聚崇尚创新创业正能量。

  心怀“国之大者”,加强企业家内在修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家内心追求卓越、坚韧不拔的向上动力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加快转型升级、培育核心竞争力还是战胜外部风险挑战、突破困境浴火重生,都需要企业家主动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加强自主创新,勇于开拓。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高度重视技术研发投入,有效激发员工创造力,带领华为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巨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从落后到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和超越,正是体现了广大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企业家是实干家,企业家创新精神在推动充分挖掘新质生产力的效能,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和产业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过去企业家怀抱实业救国的情怀,推动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如今更需要企业家怀抱实业兴邦的情怀,充分发扬不畏风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不确定环境下企业家灵性资本对组织韧性影响机制分析及多案例研究”(20BGL139)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