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新型智库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全国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信息化建设论坛今日在上海社科院开幕
随着全球政经环境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难题与瓶颈,打造现代智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借鉴西方智库经验,打造机构化、科学化、信息化的新型智库方面,中国必须做出自己的战略选择。11月5日,全国第十九次地方社科院图书馆馆长协作会议暨地方社科院新型智库信息化建设论坛在上海社科院开幕。我们相信,全国地方社科院信息化建设将迎来一个新发展阶段。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将智库发展视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14年10月27日,中央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习近平强调,我们进行治国理政,必须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重视专业化智库建设。《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首次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提出“智库”概念,并明确智库“思想库”、“智囊团”的战略定位。
美国智库研究专家麦甘博士认为,现代社会中,智库是沟通大学、研究机构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智库不仅为公共决策提供思想和行动方案,还承担着重要的传播科学知识,影响公众,引导公众舆论和社会走向的重要功能。在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背景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智力支持,并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2013年中国智库以426家位居全球智库排名的“榜眼”,仅次于美国。虽然数量相对占优,但在影响力排名方面,入选全球顶尖智库前100名的中国智库总共只有6家,远远少于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说,智库建设“不要一窝蜂”,人才亦“不在多,而在精”。
2015年初,中央正式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其中,社科院系统成为国家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领地。全国社科院系统也以此为契机,为新型智库建设投入极大热情。不仅中国社科院,数量庞大的地方社科院系统更是大有可为,上海社科院、山东省社科院、四川社科院等一批地方社科院通过“创新工程”等多种形式加强智库建设,服务于国家及各地方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在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服务国家决策、传播科学知识等方面,地方社科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然而,除少数几家率先探索并已经取得显著成就的地方社科院之外,地方社科院系统的智库建设总体上还相对滞后,与国内外一流及顶尖智库相比,无论在影响力、创新能力,还是全球视野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战略性、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少、水平低;同时研究内容呈碎片化、针对性不强、“管用性”还不够;在区域发展、本地区发展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还比较欠缺。正如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战所说,地方社科院作为服务于地方党委政府的“智囊团”和“思想库”,如何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提升我国软实力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意见》提出,高端智库应具有完备的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智库决策研究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支持,在社会科学院纷纷向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转型的过程中,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信息服务部门——图书馆如何适应转型需求,是摆在社科院图书馆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图书馆既要维持传统图书馆的正常运转,又要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接受新的理念、利用新的技术、发展新的内容。数字图书馆是当今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形态,也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社科院图书馆作为图书馆家族的一员,对科学研究的开展与完成、学术成果的传承与交流、社会科学事业的辅助与推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于信汇认为,当前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服务科研、服务政府决策需求导向,紧密围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目标,积极运用一切有利于资源开发、知识传播与转化的数字信息技术,为科学研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知识信息保障。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智库发展提出的方向性要求。落实到各级社科院系统,意味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与决策相对接。这同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斋型研究有根本不同,但目前相对于实践的需要,决策咨询产品的供给却存在很大的不足。地方社科院作为专业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既不同于高校,以教学为主,也不同于政府的研究机构,完全围绕政府交办的各种应急性课题,而是介于两者之间,和政府既近又远,冷热适度,这就使得地方社科院必然在新型智库建设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地方社科院图书馆作为推动智库建设的重要机构和力量,要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整合全国地方社科院图书馆资源,发挥图书馆在资源集纳、数据分析、知识提取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为地方社科院智库建设和科学决策提供用服务。而一旦地方社科院的新型智库建设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就必然获得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从而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来源:《社会科学报》总第1483期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