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浙江省第一批新型智库建设中期评估交流会在杭举行

时间:2021-07-11 来源:浙江社科 作者:浙江社科

7月2日,浙江省第一批新型智库建设中期评估交流会在杭州举行。来自省新型智库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评审专家,第一批智库负责人、智库依托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智库联席会议秘书处工作人员等60余人参加会议。省社科联一级巡视员邵清出席会议。

21家第一批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重点培育智库的负责人以PPT的形式呈现了成立以来智库建设基本情况、智库标志性成果产出情况、智库社会服务及社会影响情况、智库日常工作信息及工作动态报送情况、其他反映智库建设成效的特色亮点工作等,并重点汇报交流了智库近年来服务党委政府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创新性智库工作机制。

经过两年多来的扶持培育,各智库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功能,为“两个高水平”和“重要窗口”建设,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各智库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实践、浙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启示及“后疫情”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深化数字化改革、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重大选题,结合自身优势特点,开展应用对策研究,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了大量的咨政服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各智库共有854项研究成果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258项成果被省级以上部门采纳;其中国家领导人批示66件次,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307件次,决策咨询服务取得明显成效。

经过两年多来的扶持培育,各智库主动发挥社会舆论引导功能,积极在各类公共媒体平台发声,解读浙江经验,剖析社会问题,引领社会思潮,不断提升智库的社会引领力和辐射力。智库专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国家治理周刊、浙江日报上,发表专题署名文章,积极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各智库专家在各大媒体发声,就中小企业景气指数、固废处理、营商环境、数字化改革和共同富裕等热点问题接受了省内外多家媒体的专题采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各智库专家在各类媒体发表观点607次,发表理论文章263篇,其中“三报一刊”发表52篇,浙江日报发表106篇,智库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经过两年多来的扶持培育,各智库强化品牌意识,立足各自研究领域,凝练优势特色,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品牌智库论坛和智库产品,不断提升智库影响力和话语权。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智库论坛”和“一带一路”等高层次品牌论坛,推出以“浙江智库”LOGO为标识的智库品牌成果,向党政部门及社科界宣传展示浙江新型智库建设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各智库主办承办各类论坛、研讨会418场,其中有一些持续性、机制性的智库论坛逐步形成了品牌,如“公共政策沙龙”“中非智库论坛”“中国政府管制(监管)论坛”“乡村振兴智库论坛”“中国城市学年会”等;出版各类著作212部,其中年度发展报告41部,这些发展报告均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为切入点,开展系统全面研究,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部分报告已有了多年的积累,形成了自己的智库产品品牌,如《浙江省公关政策蓝皮书》《浙江金融发展报告(蓝皮书)》《中国城市公用事业发展报告》《浙江省能源发展报告》《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报告》《浙江省互联网发展报告》《浙江社会舆情年度报告》等。

评审专家仔细查阅了各智库自查报告和相关智库成果佐证材料,并对智库汇报交流做了集中点评。专家们一致认为,第一批智库在省新型智库联席会议的指导下,紧扣主题主线,扛起使命担当,围绕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重点关注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智库功能,不断创新智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体制机制,推出了一批服务支撑我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现代化建设的咨政研究成果,培育了一支思想活跃、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创新务实的智库研究队伍,树立了我省新型智库发展的标杆,形成了不少宝贵经验。

据悉,此次会议对第一批智库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综合检视,推动了各智库之间的交流互鉴,为智库发展明确方向、树立标杆,有益于促进智库有效产出、实现智库建设的长远发展。

(来源:浙江社科)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