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中国智库把脉世界与中国开放大势 中英双语《世界开放报告2021》即将发布

时间:2021-11-02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11月2日电(记者 辛欣) 世界究竟该不该开放,该怎样开放?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联合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共同撰写中英双语《世界开放报告2021》,设计和测度“世界开放指数”,聚焦世界开放,总结中国实践,在国内尚属首次。

2021年11月1日,《世界开放报告2021》专题新闻吹风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研究员在会上表示,在中国开启对外开放历程四十余年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二十年来,中国以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成功实践成为世界开放的“模范生”。《世界开放报告2021》聚焦中国的成功开放历程与经验,不仅弘扬了全球开放的正能量,而且提高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张宇燕认为,《世界开放报告2021》的最大特色和亮点就是世界开放指数。这个指数测度的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经济开放以及同经济开放直接、密切相关的跨境社会开放和文化开放,包括开放政策和开放绩效,形成可统计测算的29项具体量化指标,对129个经济体2008年至2019年的开放度进行排名。这个指数实现了对外开放概念、理论、方法、数据与实践的严谨一致,在国内尚属首次,同国外类似指数相比也具有明显特点和优势,比如平等对待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以及重用对开放动态较敏感的“快指标”。

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理事长顾学明表示,《世界开放报告2021》将在11月5月第四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发布,并围绕“世界开放的现状与前景”召开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和政策决策人士把脉世界开放态势。报告选择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发布,是因为二者都突出开放发展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希望将《世界开放报告》打造为自己的拳头产品,从而成为国际一流论坛,以引领中国和世界的开放。

据顾学明的介绍,《世界开放报告2021》分为世界开放全貌和中国开放实践两大部分。第一部重在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描述世界经济的开放发展,探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开放大势,研究世贸组织与全球经济治理,梳理国际贸易投资的实践和成效等。第二部分回顾中国特色开放发展之路,总结中国开放历史进程、伟大成就和主要经验,梳理自贸区港、进博会、“一带一路”等重要开放实践的进展,总结了中国参与多边和区域经贸合作的实践,论述如何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据悉,《世界开放报告2021》将出版中英双语版,面向全球读者发布,旨在加深世界对中国开放实践的了解和认同,推动互学互鉴,提升世界开放治理能力,从而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