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奋进新征程的科学指引”研讨会在穗举行

时间:2022-07-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李永杰 戴卫春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戴卫春)6月23日,以“‘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奋进新征程的科学指引”为主题的广州学习沙龙研讨活动在广州市社科联举行,研讨会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社科联主办,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广州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市社科社团党委书记谭晓红,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周宪出席会议并致辞,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关锋主持会议。

切实抓住并用好“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

谭晓红在致辞中指出,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重大论断,充分阐释“中国之治”与“中国奇迹”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最新成果,意义重大、内涵深刻。在新征程上怎样用好“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将战略条件转化为战略行动,从而创造更大奇迹。期待与会专家多维度探讨其基本内容、内在逻辑、实践要求、实践效能,在理论上准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优势,为在实践中用足用好“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智力支撑。

周宪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意义重大,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一重大论断,切实抓住并用好“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对于我们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广州学习沙龙召开本次研讨会展现了广州理论界的理论自觉,将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好“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与学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真正做到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辉煌,体现出广州理论界将理论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新征程伟大实践的理论自觉与现实担当。

专家探讨“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理论逻辑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的发言主题是“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总体解读”。他认为,“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提出的,涵盖领导核心、制度保障、物质基础、社会环境、精神力量,是一个有机整体。“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是总结历史、立足现在、着眼将来的重要论断,既着眼战略,又蕴含战术;既基于中国,又放眼世界。“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诠释了中国之治、中国奇迹的成功密码;阐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阐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支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迪斌教授以“建构和运用叙事权是强化自信自强精神力量的重要前提”为主题发言。他认为,叙事权是对客观事物叙述、阐释与表达的权力,是精神系统建构的重要前提,是精神自信自强的根本基础。“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不仅是中国取得伟大发展成就的密码之一,也将成为激励中国人民接续奋斗、不断创造更大奇迹的动力引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在建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叙事权,新时代以来在建构和争夺叙事权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进一步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增强精神自信自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联俊教授围绕“如何发挥‘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理论指引作用”的主题发言。他认为,“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是中国社会发展形成的实践结果,是中国实践历史性成就的产物,是在中国发展的长期过程中形成稳定下来的,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突出成果,对中国实践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指引作用。一方面要以这“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为实践指引,不断推进中国实践进程,同时还要不断挖掘这“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在理论上的指引价值,才能不断概括提炼出中国理论的精髓,充实强大中国理论的支撑力量。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雪莲教授的发言主题是“凝神聚力奋进新征程”。她认为,在“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中,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是我们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自信与自强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自强是自信的底气,自信是自强的动力,自信与自强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独立自主基本经验而形成的精神气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仍需凝聚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激发亿万人民的伟力,掌握主动,开拓进取,奋力前进。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东必将增强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推动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永刚教授的发言主题是“科学把握‘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三重逻辑”,他从“理论-历史-现实”统一中分析了“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生成逻辑,对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运用,是“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理论生成逻辑;对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历史生成逻辑;对“两个大局”时代境遇与百年政党的使命担当,是“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现实生成逻辑。张永刚讲授还从战略内容角度分析如何整体把握“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内在逻辑、基于问题导向辩证思考“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的方法论逻辑进行了阐述。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苏泽宇副教授以“‘五个战略有利条件’彰显战略智慧、战略定力、战略自信”为主题发言。他认为,“五个战略有利条件”突出“战略”二字,连接历史、现实与未来,揭示了中国发展的深层次规律,具备观大势、谋大局、管长远、定关键、决胜负的性质,彰显历史自觉的战略智慧、审时度势的战略定力、运筹帷幄的战略自信。“五个战略有利条件”蕴含着对过去中国发展宝贵经验、显著优势的系统性总结与精准提炼,彰显历史自觉的战略智慧,蕴含着对当下中国发展结构性因素、关键性积极因素的理性认知与科学定位,彰显审时度势的战略定力,蕴含着对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动性设计与积极谋划,彰显运筹帷幄的战略自信。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权副教授以“从‘五个战略有利性条件’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能”为主题发言。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共产党“能指挥”的执政能力的真实写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中国共产党“能保障”的执政能力的深刻体现,“持续快速发展积累中国共产党的坚实基础”是中国共产党“能建设”的执政能力的生动显露,“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中国共产党“能维护”的执政能力的有力印证,“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能支撑”的执政能力的从容彰显。“五个战略有利性条件”切实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为什么能”以及“如何能”的问题。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冼骏博士的发言主题是“从‘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看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他提出要基于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两个结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来理解动力,“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指引社会治理现代化必须要基于新时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规律而展开,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原点,展现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资源与根本保障,有助于创新治理路径、治理方法、治理组织、治理情境,从社会层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建构,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

研讨会在密切交流、亲切友好的氛围中结束。(责编:毕雁 实习编辑:邓潘祎)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