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2022年区域国别视域下非洲热点议题青年研讨会”举行

时间:2022-11-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班晓悦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班晓悦)11月26日,“2022年区域国别视域下非洲热点议题青年研讨会”在线举行。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非洲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院长李洪峰主持开幕式。

参考消息报社原社长王朝文曾在非洲长期工作和生活,对非洲有着独到的理解和深厚的感情。他结合自身经历向研究非洲问题青年学者提出三点建议:其一,加强对新时代中非关系的研究,展示中非务实合作事务,提升中国在中非关系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其二,善用中国视角、提出中国观点,高质量产出并广泛传播我国的非洲研究成果;其三,积极讲好新时代中非故事,承担起中非友谊传播者的学术使命。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斌阐释了区域国别学对于中国深入认知世界并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积极作用。在他看来,区域国别学发展还面临着学术思维和决策思维、语言多元和信息单一、区域视角和全球视角等多组矛盾。他呼吁区域国别学界打破地域和学科藩篱,建立国际学术网络,加强与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其他学科的沟通交流,推动非洲研究等重点问题攻关克难,更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智力服务和支持。

外交部非洲司公使衔参赞贺红燕简要介绍了当前非洲形势和中非关系。她表示,中国对非外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根本遵循,推动中非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展望未来,中非双方将坚持互信、互利、互鉴、互助的大方向不动摇,弘扬中非友好合作精神,不断增强推进中非友好事业的历史主动性。中国将坚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同非洲国家携手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她还表达了对青年学者的殷切期盼,希望青年学者从战略高度重视对非研究,向中国人民讲好非洲的故事,向非洲人民讲好中国的故事,为促进中非友好合作关系作出积极贡献。

开幕式后,参会青年学者围绕“非洲政治与安全”“非洲经济发展”“非洲内部冲突与对外关系”“非洲社会思潮与人文交流”四大主题进行了精彩发言和充分交流。

“非洲政治与安全”专场由《西亚非洲》编辑部主任詹世明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贺杨阐述了非盟在维和行动中的筹资困境及其采取的应对策略。湘潭大学中非经贸法律研究院张小虎分析了中国企业在非投资面临环境法律风险的成因。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何则锐从非洲能动性视角对西撒哈拉问题进行了探讨。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孙小涵对印度参与联合国非洲维和行动研究作了整理评论。

非洲经济发展”专场由《中国投资》副总编辑肖静秋主持。上海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张瑾深入思考了中非“一带一路”合作中的绿色发展问题。湘潭大学中非经贸法律研究院郭炯对中非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提出了建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朱泉钢从发展主义视角分析了当前埃及的经济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黄超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埃及经济改革进行了研究。

“非洲内部冲突与对外关系”专场由《国外理论动态》编辑赵超主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媒体编辑部沈诗伟从国际舆论的角度探讨了埃塞俄比亚局势导致的政治和地缘博弈。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王婷分析了东非共同体法院审理个人案件的管辖权扩张及司法意义。武汉理工大学赵薇梳理了法国对乍得军事外交的特点与原因。

“非洲社会思潮与人文交流”专场由《中国战略观察》副主编潘融主持。宁波工程学院杨维伟阐述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南非的发展历程。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黄立志从共有记忆与个体经历的角度对南非青年节提出了新定义。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朱文珊对北非的人类学研究进行了概述。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张经纬呼吁以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分析非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走向问题。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非洲学院党总支书记许晔主持会议闭幕式,詹世明在闭幕式发言中鼓励青年学者积极参与学术会议,增强学术能力,争取在交流中追求更大的学术进步。

“2022年区域国别视域下非洲热点议题青年研讨会”是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非洲研究中心首次聚焦青年学者的研讨会。在全国各地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国内区域国别学共同体成立之际,此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促进了区域国别学界的合作,为青年学者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对非洲研究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责编:张雨楠)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