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术论坛暨联合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研讨会 ”在成都举行

时间:2022-12-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李霁帆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12月10日,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创新与评估中心牵头主办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术论坛暨联合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研讨会 ”在线上召开。来自清华大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共86人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联合承办,探索出一条党校与高校优势互补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共建之路。

多维度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副校(院)长裴泽庆教授开幕式上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为题做主旨发言,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三重视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艾四林教授以“坚持胸怀天下,推进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为题,指出“坚持胸怀天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初心使命、是党百年奋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宝贵经验、是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李海青教授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文本的分析”为题,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从使命伦理的价值承担、把握规律的历史主动、综合创新的理论自觉、改造世界的实践思维、自我革命的主体锻造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共产党能的原因。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进平教授以“中国共产党何以能领导中国式现代化”为题,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是历史的选择,是“两个结合”内在机理的体现,是党勇于自我革命和善于领导的品质体现。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满意教授以“深刻领会全面把握‘六个坚持’的方法论意蕴”为题,强调要从历史脉络中、从理论本身的并联关系中、从现实的实践中,以三个维度全面深入把握“六个坚持”所涵盖和集中体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西南交通大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林伯海教授以“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为题,认为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性政党特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必将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在论坛第二阶段,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创评中心的6位专家学者相继发言。四川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王凡教授以“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为题,从大党独有的难题得出党自身问题必须由自身解决,由此阐释了党的自我革命的逻辑,强调坚定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四川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许彦教授以“坚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动摇”为题,提出并解答了如何认识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面对经济建设任务我们应该如何思考等问题。四川省委党校研究生部主任李云辉副教授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为题,分别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现状、要求、问题和对策四个方面进行思考和阐释。四川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李后卿教授以“生态文明的底层哲学”为题,梳理了生态文明发展经历的神学阶段、科学阶段、哲学阶段,强调了生态人本主义中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观点,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有大历史观。四川省委党校科研处处长杨志远教授以“全面认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底色”为题,从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全面反映新时代发展趋势的时代科学、是全面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等三方面进行了阐释。四川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邱然副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调研方法——方志当先文献法”为题,讲述和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经历和经验,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编撰地方志的成果,提出阅读地方志有利于党员干部树立历史思维、汲取治理智慧的观点。

多课程共同融合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了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程,党校与高校老师开展了集体备课。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侯莲梅副教授以“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为题,从“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融入绪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将“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成就”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将报告明确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融入中国精神教学等方面进行了说课和试讲。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阳甜博士以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题,以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意蕴以及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一一对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教学要点进行说课和试讲。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薇博士以“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融入《自然辩证法》”为题,选择中国式现代化为切入点,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推动绿色发展,以“公园城市”和“成都—天府绿道”为案例来解读中国式现代化。

四川省委党校专家团队对3位高校青年教师的备课进行了逐一点评。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晓燕教授点评认为,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一定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根本,以思政课教学大纲为主线,以案例为提升,从而实现二者的真正契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廖小明教授点评认为,每一次重要讲话精神都应当有一个融入,都应当关于“融入什么,为什么融入,如何融入”开展研讨,并且每一门思政课都有自身的特色和特点,内容选取上应当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课程内容结合考虑,教学形式上既可以根据教材推进也可以根据专题重构,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把问题的线索也就是学生的思想同问题的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凤琴副教授点评认为,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既要注重理论的深度挖掘和理论高度的提升,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历史联系现实。

多交流共同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联合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体现为经验分享和交流。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仲教授以“国家后期资助课题立项经验分享”为题,首先从申报书撰写、立项根基、重复率、完成度、参考文献、特别之处等六个角度为我们介绍了预期资助项目与后期资助项目的不同,接着介绍了个人后期资助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研究》的立项过程、撰写思路和大纲结构。最后概括了后期资助项目的三大特点:大题大作,题目宏观;政治性强,中国特色鲜明;理论性强,大多从一般理论过渡到中国的理论和实践。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沈超群副教授以“硕士培养方案制定经验分享”为题作出分享,强调研究生培养方案是抓手,强调首先坚持国家标准,坚持全面发展,同时贯穿内涵式发展。并在教学中注重知识学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要注重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既要培养研究生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学术视野,又要提升其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各位专家学者及青年教师围绕国课选题申报、学科建设、工作经历进行了互动交流,提出问题和疑惑,分享了经验和观点。

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刚教授在论坛最后作总结发言时强调,这是四川省委党校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联合共建马院两年来第一次全部以线上形式开展学术论坛和研讨会,参与人数创历史新高,会议内容丰富全面,形式兼顾务虚务实,参会人员专业广泛。学术交流上既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又涉及教学方法、科研方法、研究生培养方式,形式上既有教师说课,也有专家点评。总之,本次会议研讨充分,交流深入,启发丰富,是一次成功的党校与高校合作的学术会议。(李霁帆)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