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专家学者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2-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李永杰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林仁镇)2月9日,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主办,华南理工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数字乡村与文旅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的广东省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

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样本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张知干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我们能更加透彻地体悟到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广东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对外开放大省,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这是再造一个新广东、再创世界经济发展新奇迹之所以成为必然的基本逻辑,也必将为我们深化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提供一个生动样本。真诚期待广大专家学者把握大局大势,增强历史主动,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关注广东、解码广东、赋能广东,勠力同心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现代化知识体系,加快建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不断在解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实现更多突破、取得更大成功、赢得更高荣誉,持续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开创性引领性贡献。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指出,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处在内外循环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广东发展,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横琴、前海、南沙合作平台建设,并寄望广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聚焦用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面对新的重大机遇、新的重大使命,广东如何贯彻落实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学术共同体面临的一项重要命题。他期待各位专家学者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学理化阐释与实践化探索,为广东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为中国式现代化在广东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活力贡献社科力量。

广东省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克昌在致辞中指出,作为广东省最早一家以社会治理为主题的省级智库,华南理工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不断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聚焦实际问题,回应广东关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党的二十大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为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在随后举行的主旨论坛中,九位与会专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议题,分别以现场和视频的形式发表演讲。

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内涵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韩冬雪教授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内涵”作了主旨报告。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要在民生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形成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既要不断学习与借鉴西方现代化理论,又要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同时,他从文化的角度对比了中西方现代化的差异,重点阐释了中西方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发展脉络与基本精神,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内涵,从发展中国家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再向发达国家的迈进过程中,不仅需要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综合国力,还需要妥善处理民生体系构建过程中引发的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而只有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我们才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建构”的报告。他认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必要性。他详细剖析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建构的方式,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特征主要包括: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历史与现在及未来的统一、中国立场与世界情怀的统一。最后他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架构的重要意义在于其能够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理论指引,为国家、人民、政党、民族形象建构增添新的元素,向国际社会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与智慧。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韩志明教授聚焦“迈向简约治理的想象——基于国家治理规模维度的思考”作了主题报告。报告从中国式现代化人口规模巨大的特点入手,理论维度上总结了大国治理简约主义的研究,历史维度上回溯了中国国家治理的基本情景,现实维度上阐述了社会治理各个层面的巨大规模,指出简约主义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可行之举。他指出,简约治理的目标函数包括简约的国家治理理念、精简有效的党政机关、合理的管理服务范围、更少的财政负担开支、更少的管控支配约束、更加具有活力的社会以及自负其责的社会个人,涉及国家、社会、基层、个体多个层面。中国式现代化要破除治理的规模焦虑,一是要具备实现简约主义治理的想象,二是要直面迈向简约治理的隐患和风险,三是要反思简约治理主张的前途命运。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熊易寒教授围绕“一网统管:城市治理的范式革命”作了主旨报告。他指出,“一网统管”不是一个现成的解决方案,而是以超大城市为情境来探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城市治理打开更大的可能性。“一网统管”背后的治理哲学,是整体主义的数字化治理、风险预警的数字化治理、以人民为中心的数字化治理、基于韧性城市的数字化治理和法治导向的数字化治理。它本质上是对政府职能的系统集成与整体优化,要建设线上线下的整体性政府,一是需要有综合性、专业化的机构作为牵头单位,二是需要形成协同治理的平台组织,三是需要高效的基层治理作为基础。“一网统管”不是简单地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政府治理,而是以技术应用为契机推动政府职能优化和流程再造,让每一个市民有更大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吴志才教授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广东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作了主题报告。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为乡村振兴发展带来新机遇。因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背景和“两步走、三阶段”的政策指导下,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新路径,力图实现“农业-农地-农民-农村”四位一体的乡村振兴新蓝图。其中,农业是根本落脚点,农村是重要载体,农民是核心力量,农地是基础支撑。基于以上分析,他以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项目为例解读,认为城乡融合作为根本目标,主要通过新型城镇化、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三个动力进行驱动。近5年来,广东省主要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乡村振兴示范带”“乡村振兴打擂台”为三大抓手,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未来,广东省主要致力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设:一是高水平乡村规划,实现村镇带县四级响应;二是高品质乡村建设,实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是高效益乡村运营,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规划-建设-运营”三位一体的广东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广东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田凯教授作了题为“广东社会组织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他认为社会组织的规模和活力是政策、法律等制度环境的产物,广东省政府在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创新方面的改革在全国范围来看起到了引领作用。一是通过改革双重管理体制为政社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二是通过政府职能转移培育了社会组织发展资源;三是明确了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角色,将社会组织纳入到公共服务提供环节中来;四是打破了长期以来只有少数政府背景的社会组织享有公募权的垄断局面。广东省政府所扮演的能促型角色,通过社会组织孵化器、专项资金、法律法规的设立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实质上是利用政府力量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在未来,以更多共识和互信为基础,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将有效提高公众福祉,促进社会繁荣和进步,有效推进广东的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庞红瑶结合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作了题为“广州社区治理实践探索”的报告,介绍了基层社区治理的广州实践和广州经验。广州市作为一个特大城市非常重视基层社区治理的有效性,也探索了多种治理模式和治理体系。一是多元治理、多元参与、多元服务的广州社区建设GPS模式,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对社区的全面领导、促进了法治德治的结合发展;二是强化了社区组织动员体系的建设,面对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坚持“居不漏格、格不漏楼、楼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四不漏”原则,让社区动员落实到人。三是社区议事协商的116工作法,让群众能够充分、真实、有效地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协商当中,自己事自己定;四是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职业发展体系,改变对社区工作的固有印象,让社区工作者在工作中能够有信心、有发展、有愿景。最后,期待专家学者来到广州,走进社区,为更高质量的广州社会治理发展助力。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岳经纶教授作了题为“社会政策与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他首先强调了高质量发展作为新的发展范式的意义与定位,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综合性和全范围的发展战略,它标志着新的发展方式,贯彻了新的发展理念,蕴育着新的发展动力,呈现出新的发展底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指引。高质量发展的落实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条件与社会环境,有必要从社会政策的路径来思考高质量发展。其次,社会政策在广东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面对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人口数量多、资源约束紧、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协调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等诸多挑战,需要通过社会政策的优化和创新加以应对。最后,以社会政策创新支撑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应当充分发挥社会政策的收入维持功能,保障和提高人民收入,发展包容性社会政策,为创新提供动力,并创新社会政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改革开放与现代化研究所所长邓智平教授围绕“在高质量发展中闯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作了主旨报告。他指出,广东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经济建设、区域创新、城镇化水平、高等教育、卫生资源、通信行业、环境质量等方面都交出了优异答卷。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东面临着内部发展受限和外部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广东必须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实践上具体有以下九个抓手:一是深化粤港澳合作;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三是推进制造业当家;四是加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五是推动县域振兴;六是引领绿美广东;七是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八是提升均衡性可及性;九是构建新安全格局,为我们谋划了一条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

华南理工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文宏教授就“共建共治共享:高品质推动广东省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作了主旨报告。他围绕“社会治理视域下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什么?”“广东省为什么要推动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广东省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应该如何打造?”三个问题展开,指出社会治理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且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广东肩负着“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新使命,在具体的社会治理工作中,应推进治理主体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治理手段由刚性化向柔性化转变、治理空间由平面化向网络化转变、治理目的由工具化向价值化转变,打造活力与秩序相统一、安全与发展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共同体,为新时代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广东样本。(责编:王晏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