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开幕

时间:2023-02-2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陆航

中国社会科学网榆林讯(记者 陆航)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只有融入时代,才更能体现自身价值,只有融入生活,才会焕发新的光彩。2月18日,以“打造非遗年度名片、绽放非遗绚丽色彩”为主题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开幕式在陕西省榆林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马飚视频致辞。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雒树刚,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陕西省副省长徐明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榆林市委书记张晓光出席开幕式,并共同启动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

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

开幕式上现场发布了“2021年度十大最具影响力非遗传播活动”“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推广计划”等相关事项。上演了太极拳、木偶长绸舞、陕北说书、陕北秧歌等非遗节目。

开幕式前夜,非遗大集在榆林老街启幕。4800平方米的非遗精品展馆,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3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500多名非遗传承人,100多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摊铺琳琅满目,匠心、手艺、美食、技艺荟萃一堂,游人熙熙攘攘,品各路非遗美食,观异地非遗风情,赏中国传统技艺,购特色非遗产品。展馆以陕西省非遗项目为主,山东、河南、四川等主宾省份的非遗项目为辅,全国其他地方非遗项目为补,同时设立三秦街、河洛街、天府街、齐鲁街四条特色非遗街市,与榆林老街现实街景相辅相成,游客置身其中,实现非遗和体验场景的深度融合。 

赶集作为中国传统民俗和生活场景,充满人间烟火气息。围绕非遗年轻化、体验场景化、传播多元化的需求,年会打造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沉浸式体验空间,通过非遗的场景营造推动地方旅游服务升级。“本届年会将非遗展陈与非遗集市合二为一,用展陈的方式呈现非遗项目,用集市的场景增强群众体验,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雅芳介绍。

互联网作为当代人生活空间的组成部分,同样是非遗展演展示的重要舞台。开幕式现场,来自陕西、河南、四川、山东的华县皮影、绥德石刻、钧瓷、汝瓷、南路边茶、彝族刺绣、泰山皮影戏、潍坊风筝8位非遗传承人共同启动“非遗人之家”上线。云端共享的方式让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不仅最大限度地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使传承传播的内容更丰富,场景更多元。

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

在当日下午举行的首届中国非遗保护年会论坛上,与会专家以“守正创新,弘扬非遗时代价值”为主题,围绕“非遗以人民为中心”“非遗增进中华文化认同”“非遗促进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三个议题,共商非遗保护、传承、传播研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王蒙,雒树刚,陕北民谚省级传承人王建领分别作主旨演讲。

非遗保护传承只有与时代同步、与人民生活同步,才能获得发展。近年来,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方法和模式的发展,我们对非遗认识的不断深入,非遗保护的历程不断推进,非遗在全社会的生命活力和艺术感染力正不断增强。融入时代元素的创意创造和转化实践为非遗插上腾飞的翅膀,使其飞入各族人民的生活之中,丰富了社会大众的生活,也激活了社会公众保护传承非遗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各地传统香包、纸扇、草编等传统技艺融入现代配色、纹样;皮影、秦腔等与现代表演艺术结合,并开发了主题文创、壁挂等产品;史诗故事的舞台演出创新花样,让古朴非遗焕发生机活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非遗、了解非遗,参与、体验非遗和认知非遗价值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提高。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的举办地,陕西省榆林市根植于黄土和黄河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民歌、秧歌、说书、石雕、腰鼓、剪纸、九曲黄河阵、唢呐、泥塑……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榆林,记载了璀璨瑰丽的华章典故,演绎了灿若星辰的千古绝唱,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榆林非遗。榆林非遗涵盖了中国非遗名录全部门类,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项、省级66项、市级211项、县级565项,有绥德石雕、榆阳剪纸的匠心独具,有陕北民歌、榆林小曲的豪迈悠扬,有陕北说书、陕北民谚的妙语连珠,也有榆林拼三鲜、横山炖羊肉的回味无穷。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路上,榆林市取得了不少重要突破。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非遗在生活中传承弘扬,在生活中创新发展,这也是非遗极其重要的传承方式。非遗以各族民众习惯的生活方式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蕴藏着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活力和赓续中华文明的精神伟力。近日,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共同印发《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快建立和不断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努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不断走向深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各族人民心灵深处。

非遗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非遗在百姓生活中活态存续。我们要让各族人民群众创造的非遗惠及人民生活,实现人民共享,激活非遗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让非遗以个性化、特色化的方式赋能乡村振兴、社会建设。从社区、乡村到学校,从展览、展演到云端共赏、购非遗好物,我们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非遗活起来,让中国非遗在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绽放迷人光彩。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榆林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为主宾省单位。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