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第五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在重庆举行

时间:2023-11-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供稿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11月1日,第五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在重庆举行。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提出十周年。值此之际,本届论坛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下设平行论坛之一,主题为“以法治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同步举办“国际投资经贸法律风险及对策研讨会”。

本届论坛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重庆市司法局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指导,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办公室、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重庆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承办,重庆市律师协会、重庆仲裁委员会、四川省律师协会、西部国际传播中心、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和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协办。论坛的支持单位有澜沧江—湄公河综合执法安全合作中心、重庆陆海国际传播公益基金会和“一带一路”律师联盟(成都中心)。

本届法治论坛收到了来自柬埔寨副总理兼司法部长高乐和老挝国会副主席加仑? 叶宝贺发来的亲笔贺信。高乐在贺信中表示,十年来,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在推动中国与东盟法律合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柬埔寨司法部与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也开展了许多富有成就的合作,“中国—东盟法治论坛”是中国与东盟法治交流的重大平台。

加仑? 叶宝贺在贺信中衷心预祝“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希望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将为中老以及中国东盟法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论坛上午的开幕式分为嘉宾致辞和重要仪式两个环节,由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吴钰鸿主持。在嘉宾致辞环节中,共有中国和东盟的7位领导进行了致辞发言。

重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陆克华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本届论坛的召开契合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召开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论坛在解决中国—东盟区域合作中的法治问题、促进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了重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和实力。陆克华表示,西南政法大学长期以来积极发挥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的重要作用,以法治服务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鸣起在致辞中表示,十年来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取得的成果斐然。对于“以法治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他提出三点想法:第一点是要凝聚合作共识,促进和平发展;凝结中国—东盟两地人民情谊,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第二点是聚焦“一带一路”,致力共同繁荣;加大对包括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在内各方面法律制度的研究。第三点是加强法治合作,增进法治互信。加强法治实务合作,共同培育法律服务人才,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法治智慧,提供法治保障。

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教授林维在致辞中提出,今年的中国—东盟法治论坛首次参与到重庆市主办的重要会议中,对于论坛而言,无疑将进一步提升举办规格,提高交流质量和扩大国际影响力,因此他代表学校对重庆市委市政府给予论坛的重视与支持表示了感谢。他认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的背景下,召开第五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法治合作、推动地区繁荣稳定,也为加强国际法治体系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重要示范,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法治正能量。

柬埔寨司法部常务国务秘书占索斯威在致辞中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实现了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加强了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给整个亚洲乃至世界带来了显著的积极而深刻的变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她表示,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和而不同”的精神,始终倡导相互尊重、对话协商、互利共赢的国际关系理念,这种精神与东盟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

老挝司法部副部长杰士纳在致辞中表示,注重法治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和机制的基础,将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不同国家间的互信与交流,因此他非常感谢中国—东盟法律中心为深化两国法治交流和人才培养做出的积极努力,并希望日后能进一步加强在立法、司法和执法层面开展更多的研究和项目。

缅甸法律事务部副部长、副总检察长坦林乌在致辞中强调,缅甸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法治合作给予高度评价,“中国—东盟法治论坛”的举办是中国—东盟区域法治合作的大事,对于进一步促进法治文明交流,凝聚法治发展共识,拓宽法治合作渠道,助力法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缅甸法律事务部将继续加大与中国的合作交流,学习借鉴中国的成功经验,不断深化与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的务实合作。

印度尼西亚最高法院民事庭主席、大法官伊?古斯迪?苏玛那达在致辞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东盟国家与中国,特别是印尼的司法合作不断发展和加强。他强调,印尼法官与中国法官之间的交流一直是两国国际司法关系中的重要常规议程之一,法律界必须继续做好准备,以应对迅速增长的贸易需求。

在论坛开幕式重要仪式环节,举行了四项活动仪式。

首先是“陆海新通道法律服务联盟”揭牌仪式。“陆海新通道法律服务联盟”由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和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联合发起设立,旨在实现法治协同创新,促进法治、经济和社会深度融合发展,服务于陆海新通道沿线各个国家及13+2沿线省区市,助力重庆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仪式由陆克华、张鸣起、西南政法大学校长林维、柬埔寨司法部常务国务秘书占索斯威、老挝国会法治委员会副主席安非?其玛诺、缅甸联邦共和国法律事务部副部长兼副总检察长坦乌林、印度尼西亚最高法院法律事务与公共关系局局长苏班迪共同为“陆海新通道法律服务联盟”揭牌。

第二项是“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法治典型案例”名单发布仪式。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多年来,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经贸合作深入发展,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法治领域的合作逐步深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必须以法治来护航,本届论坛特邀请国际法学及国际传播领域的理论与实务专家组成评议组,经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审议,最终评选出“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法治典型案例”名单,以推动法律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高水平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第三项是“中国—东盟(南亚)法律云课堂”首发仪式,“云课堂”是由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打造的公共法律学习平台,课程采用中英双语录制,旨在面向全球介绍该中国—东盟(南亚)内各国别的法律制度,将发布在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网站上。“云课堂”邀请了来自东盟以及部分南亚国家的知名大学、司法机构以及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参与课程录制,同时还邀请了9个国家的知名大学作为中国-东盟法律云课堂的共建单位。

第四项是合作交流协议MOU签订仪式。为促进中国—东盟的法律法学合作交流,西南政法大学及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与东盟国家有关单位围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法律咨询、对外交流展开深度合作,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分享区域法治合作经验,共谋区域法治合作发展大计。

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时侠联的主旨发言,围绕“依法履行检察职责,更加有力服务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他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要更加有力的以法治力量服务保障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不断扩大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朋友圈”。第二,要更加有力的以依法履职融入涉外法治工作布局,协同推进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完善涉外案件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案件办理机制;深化跨国司法检察合作。第三,要更加有力的以深化协作提升共赢水平,未来将充分利用检校合作平台,积极探索开展涉外法治工作理论研究、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建立涉外法治培训合作机制。

柬埔寨王国最高法院副院长尤乌塔拉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已经举办五年,形成的合作发展机制持续推进,不断取得丰硕成果。他表示,本届论坛在总结过去十年区域法治合作经验的基础上,谋划未来区域法治合作发展大计,对此柬埔寨王国最高法院十分重视,并且期待未来助力将中国—东盟法治论坛打造为常设论坛。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何帆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如何保障“一带一路”建设》为题发言。他提出,未来将立足最高法院审判职能,通过公正审理案件和加强监督指导妥善解决跨境纠纷;通过积极推动法律制度建设,为深化“一带一路”交流合作创造良好法治环境;通过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以制度机制创新回应“一带一路”多元共建需求。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国会法制委员会副主席安非?其玛诺的主旨发言分享了关于老挝在立法方面的宝贵经验。他强调,立法过程是在经济、通讯、国际一体化等各个方面的任何法律条款中详细阐述政府的政策,遵循严谨的立法程序,确保法律质量,有助于实现民治民享,推动国家发展。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国华就WTO上诉仲裁机制的建立与发展进行了主旨发言,他介绍了WTO上诉仲裁制度的起源与包括双方、多方仲裁安排在内的制度发展,讨论了以案例为主的上诉仲裁实践,最后对于目前的多方上诉仲裁安排制度,他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海龙的主旨发言以《为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贡献司法力量》为题,他表示,以“平等保护”“能动司法”作为服务保障总体理念,以全域范围内专门化审判体系作为服务保障重要平台,以司法规则引领制度型开放,中国东盟各国与国内各界名流荟萃、大咖云集,大家碰撞交流、集思广益,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全国政协委员彭静建议:第一要鼓励开展多元化涉外服务模式;第二要继续推动外籍律师出任重庆律所顾问;第三重庆律师行业应当进一步加强与优秀高校在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她也希望能打造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涉外法律服务律师队伍,为助推我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与会的中国和东盟专家围绕“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法治保障”、“共建‘一带一路’的规则创新与实践”、“中国—东盟区域国别法治经验分享与合作机制构建”,以及“‘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平台构建与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四个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专题分论坛后举行了论坛闭幕式,由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西南政法大学区域国别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张晓君主持。

闭幕式首先是总结发言环节。四个分论坛的与谈人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院长周江、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党总支书记陈功、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院长米良和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刘亚军分别对四个专题的研讨情况向大会作总结发言。

接下来是论坛倡议发布仪式。

本届法治论坛,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200多名法律法学界的人士和嘉宾朋友经过交流和探讨,达成共识:携手推动中国—东盟法治合作交流,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我们法律法学界应当有所行动和作为。为此,本届法治论坛在历届论坛提出的“行动纲要”和“合作倡议”指引下,结合中国—东盟法治合作领域的实践和需要,深入交换意见,共同发出《推动中国—东盟法治合作交流的倡议》,从共同深化区域法治保障研究、共同推进国别法治人才培养和共同加强沿线法律服务合作三个方面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合作倡议,将有利于推动中国—东盟法治合作交流,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