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湖南民间智库生存状态调查

时间:2015-10-03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金牌杂志

业与智库:二人转否?  

 

在古代,他们是手摇羽毛扇的诸葛亮,是舌战天下的苏秦、张仪。他们的身影,神秘地活跃在当下大众视野之外,他们是如今商业社会的高智商群体。

在民间智库“经世纵横”召集人王承舜的认知范围里,湖南的财富精英虽形成了一个阶层,但并没有相对一致的价值观。湖南企业还“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缺乏普世的商业伦理”。更遗憾的是,在转型期必然出现的价值混乱中,他们却听不到清晰有力的声音。在他看来,民间智库正是这些企业方法论的提供者,价值观的提炼者,主流民意的表达者。

一个被无数人估量无价的行业,却生逢转型期的经济发展中地区,机会丛生,乱象亦横生,但中南大学王林教授认为,政府与企业观念与发展的愈发成熟,必然产生大量专业咨询公司进入的市场空间,优秀的民间智库以其独立性与专业性,必将赢得“共荣共生”、欢喜“二人转”的局面。


企业对民间智库的误会

企业的发展无疑需要民间智库的辅助。这基于以下认识:首先,企业的发展、改革或转型需要强大的推动力,单靠企业内部力量难以达成;其次,外脑的中立更有说服力;第三,外脑更专业、更科学,推进的力度也更高。

但咨询机构的作用不是万能的,企业对咨询机构的理性认识还有一定偏差。第一,过度依信大公司和大品牌。这也就是江湖上为什么会有王志刚、严介和等大人物呼风唤雨的原因所在。但毕竟大腕是稀缺“动物”,项目常有,但分到大腕的机会不常有。往往大腕是签单与评审时出现,在王林教授看来,企业是掏着大牌钱买来不等值的服务。第二,过于自信,听不进逆耳忠言。很多企业寻找咨询公司服务,仍旧有非常自我的心态。寻找咨询顾问只是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第三,盲目听从。由于对咨询机构的迷信,全都听咨询机构的。企业没有培养自己的队伍,没有构建好自己的管理能力。第四,对咨询服务价值夸大或期望过高。更有众多的企业甚至把企业命运押宝在一次咨询项目身上,希望咨询机构扭转乾坤,彻底改变企业面貌。第五,急功近利。认为业绩说明一切,只看业绩指标,其他的服务价值均不予肯定。第六,胡乱压价。“中国企业对硬件的投入重于对软件的投入。”作为湖南首家民间咨询公司掌舵人,中南大学教授王林先生向来以专业赢得市场,叹息乱压报价的市场乱象。在他看来,价廉只能获得低质服务,看似占了便宜,最终伤害的是企业和整个咨询行业。


谋和断分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较北京和上海,咨询机构的数量和整体的生存质量,长沙的咨询业尚处于发育阶段。1996年王林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诞生,吹响湖南商业咨询业的序曲。中南大学教授陈晓红领衔的中大思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随后成立,一时好汉云集,掀动一方风雷。中大思特才俊迭出,难免有人出走江湖,自立门户,“湖南咨询业的黄浦军校”的称舆从此传开。

在王林教授看来,民间智库面临两个利好前景:一是政府开始重视民间智库的重要性,认识到官方智库的局限,开始将一些重要的咨询业务委托给民间智库去做。政府的态度,具有指向性和引导性功能,必能廓清罩在咨询机构头上的迷雾,开一方风气;二是企业发育的完善,必然追求现代企业的制度安排,“摸着石头过河的成本太大”,“谋和断分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谋正是咨询业的核心竞争力。

龙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令开用“中长期乐观,短期困惑”来描述个人对行业前景的审慎乐观。毕竟,机会面前,如果没有做好积累,自身定位不清,抱着“三年不开工,开工吃三年”的机会思想,即使前方有肥美的羔羊,你也不是吃到肉的悍狼。湖南省咨询业秘书长姚正其秘书长对民间智库的发展充满希望,他在叹息长沙不少商业咨询机构本身的管理都成问题,“管理不好自己,怎么给别人做管理咨询”?


保持独立性,就是赢得核心竞争力

无疑地区企业发展总量与企业发展质量,决定了民间智库的生存空间大小。而企业家对智库的认识水平决定了本土智库的市场机会。对民间智库而言,外部环境的变化不可控,最能控制的就是自身的发展质量。

在远卓、龙马、王林教授那里,笔者听到最多的是智库的独立性。独立性是智库立身之本。如果民间智库唯权利是从,唯金钱是从,那么民间智库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正是其中立的立场、客观的参谋,才让企业看重外脑的价值。而要保持独立性,不二法门就是提高咨询的专业性。

其次,民间智库需要消除机会主义思想,要善于积累。不少民间智库将咨询当成了写文章,学校背景的,往往给企业开出理论性强的方子,不具有可操作性;不讲究企业可持续性发展,不购进数据库,不吸纳优秀人才,服务企业的案子,没有系统理论性,企业执行起来,走不远。


理想的民间智库在哪里?

远卓合伙人贺晓宏将咨询业以其成立背景分为三类:一类是以公司品牌建设为核心的,强调团队,突出团队职业化和市场化,譬如麦肯锡;一类是依靠学校品牌组建的,智库的背景是知名大学,譬如北大纵横、中大思特;一类是个人品牌性质的,智库的负责人曾经是某领域的专家,这类咨询公司一般从事传经布道性质的培训。

与国外的商业咨询公司相比,中国的咨询机构需要学习欧美的先进咨询方法,进行本土化改造,而不能照搬。譬如国外咨询公司重视数据分析,这就必然要求数据的真实性与数据库的完整性。

王林教授看好咨询公司向团队的塑造方向发展,只有突出企业品牌的形象,才是智库发展的出路。公司刚成立时,名称叫王林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王林教授感觉突出个人,即使个人接业务接得手软,也难以让团队整体成熟,而且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于是他将公司改名为中南大学商学院企业文化研究中心。

而企业对咨询机构个人品牌的特别看重,也直接催生了像远卓这样的咨询机构——做大公司品牌,以统一的方法,不同类型人的组合服务客户,“不推个人,就推团队。”远卓合伙人、湖南分公司负责人贺晓宏如此告诉笔者。

政府与市场的日益成熟,让湖南日渐成为民间智库狩猎的战场。外地咨询品牌进驻湖南的先后有北大纵横、远卓管理顾问,本土品牌以高校教授为背景的中大思特等,他们以各自独特方式游走江湖,斩获无数。


------------------------------------------------

名词解释

企业咨询 企业咨询基本涵盖三大块。其一是企业战略,通常报价最高。据龙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令开介绍,跨国咨询名企麦肯锡当年给娃哈哈做一个案例收费几千万。“广州那边300万,湖南100万出头,很多30万就做,甚至10万也有人做。”其二是管理咨询。这包括企业战略方向、品牌战略、营销战略、组织管理、流程改造、商业并购等层面的建设。其三是培训。到企业,给企业中高层或普通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宣讲。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