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湖南“创新型省份建设”背后的政协力量

时间:2018-03-07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湖南智库网

在2018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然离不开创新型省份的建设。这两天,“创新型省份建设”,引来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们的集体热议,成为湖南人最关注的话题。3月3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湖南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拟以全团名义向大会提出建议,希望国家有关部门支持指导我省完善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顶层设计,尽快将湖南列为创新型试点省份,为湖南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创造条件。

力量湖南发现,在此前1月召开的湖南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创新型省份建设”也是该次会议的热词——省两会期间,民建湖南省委向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提出集体提案《全面落实创新引领战略 加快创新型湖南建设》,该提案得到中共湖南省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提案建议实施“五大工程”,强化创新指标考核,全面落实创新引领战略,加快创新型湖南建设。

力量湖南记者专门采访提案的执笔人,湖南省政协委员、民建湖南省委常委、湖南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琳。参与了一系列调研,李琳对目前湖南的创新型省份建设感触颇深。湖南提出“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战略目标,如何实现真正落地?2017年3月,民建湖南省委确定了党派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创新型省份建设就是其一。

李琳说,为了调研创新型省份建设课题,民建省委组织在省内外进行了调研,广州、深圳、安徽、长株潭等地区都留下了课题调研组人员的身影。“当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安徽,安徽早在2013年就成为了创新型省份的首批试点,成为试点后它的园区建设等等一系列相关创新配套都比较完善。但其实湖南早在2012年就率先发布《创新型湖南建设纲要》。”

李琳说,湖南走在全国前列,可惜却错失良机。而目前,建设创新型省份,湖南有战略布局、有较为成熟的经验、有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创新成就,还有坚实的创新人力资源支撑,已经具备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基础。“超高产杂交稻、超级计算机、超高速列车、中低速磁浮等标志性创新成果领跑世界,杂交水稻、优质油茶、“双低”油菜、杂交辣椒等育种水平和推广份额世界领先。目前全省各类科技人才总数约179万人,拥有“两院”院士79人,“十二五”期间共取得科技成果6500多项,获国家科技奖励94项。”

“知道湖南代表团集体提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呼吁后,很激动很振奋,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的力量必不可少,我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湖南创新型建设一定能够有新作为。针对提案里的建议,省科技厅也和民建省委进行了对接,相信接下来能够有更多新成效。”李琳说。

在“创新型省份建设”背后,为湖南鼓与呼,政协力量不停息。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