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清华大学-湖南大学“中非经贸合作的湖南实践”联合调研活动圆满收官

时间:2024-01-29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作者:人民网-湖南频道

2024年1月17日至25日,清华大学联合湖南大学开展“中非经贸合作的湖南实践”调研活动,旨在探索、提炼并宣传湖南对非经贸合作在政策制定、制度创新、智库研究和企业实践等方面的先行经验和做法,以期在全国更大范围内推广“湖南模式”。

这次调研同学们收获满满、感悟颇多。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马顺意说:“这次调研让我对于平时只在政府工作报告或媒体报道上见到的政策文件的具体实践过程,有了一个直观的认知。”

“在调研中老师们不断强调我们要做好三个角色:学习者、实践者和服务者。这次的调研,对于专注于理论学习的同学们来说,是一个把学科理论结合地方实践加以深入理解的绝佳机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脚踏实地去做好研究。”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博士生唐斌表示。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陈泽乐说:“从调研团队的组织形式上来看,清华大学和湖南大学组建联合支队,让两所高校的同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拓宽了彼此的思路和视野;而这次的调研内容,让我从立体垂直的观察视角深入地了解到市域对非经贸运作的肌理,及民间资本在其中发挥的力量。”

“在调研中,我了解到长沙为推动中非经贸合作不断探索政策创新和发展路径;在邵阳的调研过程中也了解了对非经贸的特色产业和出口对接模式。从这些收获中我也思考到中非经贸合作不仅仅是经济层面上的交流,同样重要的还有文化、技术、人文等多层次的交流。”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2024级博士生伍睿勤表示。

在调研活动的总结会上,多名同学提到了贯穿调研始终的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如今活动圆满收官,同学们也从所见所闻中汲取到了答案。

是什么?——是两所高校专精研究团队的联合实践

本次调研活动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和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联合组织。

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主要依托社会科学学院的校级智库,针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本次联合调研团清华大学支队师生一行共11人,研究领域包含经济学、国际关系、社会学等学科,其中多名同学拥有非洲实地调研经验。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史志钦教授表示:“这次组织同学们前往湖南调研,主要是想让同学们发现中国地方开放平台的国际作用——研究‘一带一路’沿线的合作不能只‘走出去’,也应该在自身发现成绩。”

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由湖南大学牵头组建,旨在着力建设中非经贸合作的智库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和专业咨询平台。本次联合调研团湖南大学支队师生一行11人,成员包含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博士生4人,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经济系、数字经济系硕士生与本科生6人。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执行秘书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肖皓阐释湖南大学支队成员的多元学科背景,他说:“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创新成果;而创新成果,就需要不同学科的思维和背后的多元学理思考角度。”

两所国内顶尖学府相聚破题湖南中非贸易实践的创新密码,对于两所高校相关领域的科研和湖南的中非合作未来布局,都意义非凡。正如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李曼所介绍:“支队中成员不仅仅是参与者,也是团队内部对中非经贸研究专注度、专业度的带动者。”

为什么?——中非经贸合作的湖南“答卷”

“在调研活动初期,我倾向于向企业提问他们的对非经贸运营模式,但我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些企业为什么选择依托湖南的平台?为什么湖南能够不断先试先行、努力打造自身成为中非经贸合作的新高地?”湖南大学调经济与贸易学院数字经济系2022级本科生杨俊逸带着这样的疑问重新梳理了调研思路。

在调研团与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参观过程中,杨俊逸试图寻找答案。自2020年9月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设立以来,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简称“自贸雨花区块”)充分发挥平台政策优势,加强制度创新,以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核心区为自身目标任务。

当杨俊逸问到对非贸易的具体政策创新时,自贸长沙片区雨花管委会副主任周舞云答道:“比如,对非贸易中,结汇是企业关注的重点,自贸雨花区块探索中非新型易货贸易;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国工商银行在自贸雨花区块设立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南非红西柚换中国建材、中国企业未收回货款易货马达加斯加云母……这片地处湖南腹地的自贸区从政策、到产品、再到装饰陈设,处处体现着非洲特色的深度本地化。

这只是湖南推进对非深度合作的一个缩影。作为地方对非经贸合作“试验田”,近年来,湖南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除长沙的三一重工、Kilimall、小咖主、思璘华晟外,平江的劲仔食品、邵阳的东亿电气、醇龙箱包、阳光发品都为调研团呈现了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中非经贸模式。一批批湖湘企业扎根非洲本土,建工厂、搭平台、引人才,中非经贸合作将与中非民间交往一道不断深化。

“我切实感受到了湖南政府在促进中非经贸合作过程中发挥着的‘确立政策目标—构建政策工具—紧抓政策推行’的三维组织作用,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之间形成的执行合力,是湖南模式的‘破题之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2021级本科生马顺意说。

怎么做?——把调研成果转化做深做实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让调研成果转化成为决策参考、为湖南中非经贸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是本次调研团组建的初衷。

本次实践调研地点不止涵盖了中非自贸区和企业,还包括岳麓书院、湖南省博物院、中非经贸合作创新示范园(含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邵阳市规划展示馆和邵阳市博物馆等,这帮助支队成员对湖湘文化的底蕴和历史渊源有了更深层次的概念架构。“大家的调研报告中要有现实触感。”清华大学支队带队老师、清华大学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研究助理池昊涵勉励成员们成果产出一定要结合调研实际。此次调研活动,是高校智库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地方经贸合作提供决策支撑、为解决中外经贸合作发展现实问题提供方法指导的新起点。

历时一周,调研团队途径湖南三地,从微观视角切入,细致、深入探索“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非经贸的实践路径和政企互动机制,“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也成为每个调研团成员自勉的精神内核。(舟可、马顺意、徐婧婷)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