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尹卫东: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打造强省会核心增长极

时间:2022-12-06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尹卫东

前不久,参加长沙市“五好”园区建设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培训班,到苏州开展为期5天的培训,就开发建设、营商环境、精准招商等方面进行学习探讨,并深入苏州工业园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其开发建设的实践经验。我到苏州旅游多次,培训还是第一次,也有不少人跟我讲,苏州园区大手笔的东西我们学了用不到。带着向苏州园区学什么的思考,利用课余时间马不停蹄跑遍了苏州工业园区所在的金鸡湖区域,特别是聆听了苏州工业园几位创业元老给我们分享了他们筹建的心路历程和感人故事,感悟良多,感叹他们对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敏锐和决心。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能源和信息等众多领域都孕育着重大技术和产业突破,一批具有全局性、长远性重大影响的产业竞争新赛道日益清晰明朗。新赛道将是未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是中国突破“卡脖子”的关键。科技创新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以追赶型产业为特征的线性增量创新模式,正逐步让位于从0到1的颠覆性创新的集群创新新模式,区域产业竞争格局逐渐演变成“赢者通吃”的局面。

几年来,长沙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扎实推进十大产业项目、十大技术攻关项目、22条重点产业链等建设,工程机械等七大千亿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工程机械跻身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获批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跃居国家创新型城市第8位,长沙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200家,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78家、稳居中部首位,在长沙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总数达178家。交出的这份成绩单亮点纷呈、可圈可点、振奋人心。

当前,长沙正处于蓄势崛起、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和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紧要关口,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园区“同质化”较严重,有的园区甚至提出打造8条产业链,内卷严重,在参与城市间区域竞争上形成拳头、合力上有待进一步增强;不少园区土地开发接近尾声,隆平高科技园等园区可供开发用地不足千亩,低效用地盘活工作压力山大,都是啃“硬骨头”,打“歼灭战”,无形中提高了土地成本;很多高新技术、文创等企业是轻资产运营,国企没有深度介入,对赌协议约束力有限,一些优质企业易受区域内卷的影响外迁出去,煮熟的鸭子也有可能飞走,如长沙动漫企业一度全国领先,受沿海城市政策优惠迁出长沙;园区配套上,苏州是最好的地块给园区、最好的环境在园区、最好的教育在园区,虽说“园区是项目的承载地、创新的试验田、经济的主战场”,长沙给园区配备的“武器”、“装备”不是最好的。未来长沙市迫切需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借助历史机遇带来的“机会窗口”实现新赛道上的超车,在新的科技和产业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厚植一流创新创业沃土。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关键在一个“新”字,创新则是其最有力的支撑,当前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产业格局加速调整的时代,谁在创新上占据制高点,让创新要素高效流动,创新活力充分涌流,成为新产业、新经济的策源地,谁就能掌握先机、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要让城市充满机遇。“富有创造力的企业会选择在哪些城市?”加拿大作家马里奥·波利斯在名为《穷城市、富城市》的著作中披露了一份问卷调查的结果:不是这些城市有多好,而是这些企业在自己城市出生,拥有这个城市的基因,与这个城市一同成长壮大。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让企业家想得最多的是怎么对接市场、进行研发,而不是怎么和政府打交道,拥有开放包容的文化,不靠关系靠本事。要构筑公平竞争的环境和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鼓励拼搏创新、不惧失败,敢于创新和追求梦想,让城市充满机遇。要坚持“产业出题、科技答题”,紧扣重点产业、重要领域科技需求,统筹推进技术研发攻关,推行科技项目“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机制,深度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要加大创新投入和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投入决定一座城市的未来,加强产学研合作是打通创新链条、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围绕前瞻布局生命健康、智能装备、生物育种等未来产业,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将企业、高校、院所平台、医疗机构的研发投入与财政补贴、科技立项挂钩,倒逼各类主体加大研发投入。要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大与高校院所对接频次,深化校企合作档次,让高校院所、实验室里的前沿技术成为真正的创新引擎。要不断不断完善升级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体系,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要唯才是举。凤非梧桐不栖,适时调整人才引进目标和策略,不拘一格培养、引进和服务人才,响亮提出“到长沙来,到离成功最近的地方来”。要加快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包容和多元化的方式引进领军人才,畅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间人才流动渠道,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激励,完善知识产权转化收益分配机制。在人才服务方面,健全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发挥两院院士等战略科学家引领作用,以才引才、以才引商,为各类人才提供“保姆式”全天候”一站式”服务。在高层次专业人才评价选拔中引入“举荐制”等制度,评价人才让“市场和行业说了算”,真正让人才回归企业。

营造一流招商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一流的营商环境就是企业最好的定心丸。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和群众感知最敏锐,也最深刻,哪里的营商环境好,哪里就能聚企业、聚人才、聚资金、聚项目。要主动对标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标准,与最好的比、同最强的赛,全力打造硬环境更好、软环境更优、政策环境更实的营商环境。

要树牢“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形象使者”的理念,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光明磊落、理直气壮地同企业家交往,了解企业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涉企政策制定要多听企业家意见和建议,在一言一行中给出自己的答案。以不叫不到的态度不到企业添乱,以随叫随到的速度为企业排忧解难,以服务周到的温度暖到企业心坎上,以说到做到的信度让企业少跑腿,使营商环境更规范、更透明、更便利,真正把环境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竞争优势。

要创新招商工作机制。理顺市区联动招商机制,发挥国企招商引领作用,形成协同高效的合力。要有国际化的视野、精准化的目标,熟悉全球行业动态,了解投资者思维,明白国际惯例,吃透投资政策,注重城市营销,注重项目策划,注重精准招商,加快推动一批头部企业和总部经济项目落地。要着重培养和锻炼一批新领域新赛道的专业化招商队伍,造就一批对“未来产业”有感知力的“星探”,把企业和产业的需求与我们的优势搞清楚,找到双方利益的共同点,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成功率。

要优化园区管理机制。不少园区逐步面临无地发展状态,且园区间同质化严重,无法面对当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竞相发展的逼人态势,是时候考虑优化园区管理机制,是时候考虑要给园区充实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项目落地的关键,虽说高质量发展不再靠拼土地,但缺少土地是万万不行的。要把最好的土地给园区,用于产业发展。在产业最集中、人才最集中的地方给予最优质服务配套,特别是最优的中小学教育服务配套。

打造一流产业投资引擎。国有资本的政策敏感性得天独厚,承担着引领战略新兴产业的使命。近年来,地方国字号资本强势崛起,频频跨省出击、跑马圈地,例如“最敢赌”的合肥国资,豪气的北京国资,最牛的深圳国资,还有青岛与珠海国资。国资作为工具手段,凭借其在新兴产业的引领正起着正面积极的作用,被称为“中国产业格局的神秘力量”。

长沙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的爬坡阶段,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当务之急。但由于投入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民营资本不敢轻易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时候,政府资本的引领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要深度介入本地的战略性企业,在企业做大之前及时跟投。要通过积极实施“以投促引”“外延并购”战略,让产业投资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圈地”新兴产业,吸引众多前沿产业项目前来开展合作、落户,打造与长沙交相辉映的新的国家级核心引擎,为长沙“强省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隆平高科技园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