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省社科院全面推进新型智库建设

时间:2015-11-15 来源:原创 作者:湖南智库网

2015年11月3日,列为重点智库之首省社科院,召开全院专家参加的人智库建设动员大会,会议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湖南新型智库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全省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座谈会的精神,落实有关单位在智库建设中的责任。

近年来,省社科院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省委省政府的核心智库、湖南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的建设定位,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直面湖南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主动研究现实生活中的重点、难点与热点问题,提交应用对策报告1500余份,获得国家领导人批示3次,省委常委领导批示100多次,进入省委省政府决策和文件60 余次,较好地发挥了“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一方面,省社科院始终坚持以基础研究为引领,热心搞研究、潜心做学问、精心出成果,奠定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基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研究、湖南地方史研究、社会学研究、人才学研究、三农问题研究等相关领域内独树一帜,在国内外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在重视和做好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我们又根据国内及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方法与手段,进行分析和综合研究,积极探求内在规律,引出科学结论,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撑。省社科院首倡的“长株潭一体化”,成为国家的战略决策;率先进行的经济“弯道超车”战略研究,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全国性话题;率先论证的“一化三基”、“四化两型”等重大战略,率先提出并论证的“3+5”城市群建设构想、“湖南在当代中国的战略地位”、“湖南人要充满经济自信”、“让 世界走进湖南、让湖南走向世界”、“湖南用小康梦、两型梦、崛起梦凝心聚力的重大意义、工作重点及路径研究”等重大课题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和应用效果。

2013年,省社科院智库成果实现了质量和数量的新发展。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连续三年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共立项9项,其中重点1项、青年项目8项,青年科研成员逐渐成为我院科研主力军。全年成果反馈54 项,其中获中央部委、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22项,被省 委省政府采纳23项,与2011年的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的11项、省委省政府采纳的12项和2012年的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的20项、省委省政府采纳的14项相比,有了显著进步。在2014年,20多篇报告获中央部委、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批示,承担了6项省“十三五”前期规划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次立项达到10项,在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学习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著作45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湖南日报》、《新湘评论》、《红旗文稿》等发表学习研究文章30余篇,在《文学评论》、《光明日报》、《中共党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和CSSCI等重要报刊发表研究论文80多篇,有15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建武在报告中要求,在今后的新型智库建设中,省社会科学院将始终把出成果和出人才作为智库建设的头等大事,把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把出成果与出影响紧密结合起来,把出人才与出团队紧密结合起来,把抓管理与抓机制紧密结合起来,把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调动行政科辅人员的积极性紧密结合起来;要坚持把智库成果进决策进实践作为智库建设最重要的标准,促进智库成果更好地进决策、进企业、进社会。同时,要服从省智库建设的工作安排,把建好全省性智库平台作为智库建设的重要责任,努力完成好所承担的七项全省智库平台建设任务:一是做好社科研究单位对口服务联系点的工作,二是编发好《决策参考·湖南智库成果专报》,三是建设好“湖南智库网”和“湖湘智库微信”平台,四是组织好“省社科基金课题智库专项”的申报与研究,五是筹备好“湖湘智库论坛”,六是编印好智库优秀成果集《湖湘智库》; 七是成立好智库成果评审委员会,规范我省智库成果的评价标准。

最后,刘建武院长要求,作为省重点智库,一定要按照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文雄同志的要求,当好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外脑”,当好引导社会舆论的“向导”,成为“思想的坦克”,成为“黎明前报晓的公鸡”。

(编辑:内容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