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译心)5月23日,第五届老龄经济学论坛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的主题为“老龄化时代的消费潜能释放”,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经济学分会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承办。
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银发经济(Silver Economy)是伴随老龄社会的新社会形态而产生的新经济形态。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围绕老年人衣、食、住、行、医和其他年龄群体在老化过程中的“备老”等众多领域的需求开始凸显,银发经济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银发经济的内涵不断丰富,所涉及的经济领域、产业范围不断扩展。当前,银发经济可以被认为是“面向银发群体(老年人)和个体老化过程的需求,所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供给、消费以及衍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吴卫星表示,银发群体将成为今后一个阶段全球重要的消费力量。银发经济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发展银发经济将有力拉动国内消费,使老年群体更好共享发展成果。我们应借鉴国际经验,从供给端、需求端挖掘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新机遇,寻求老龄化时代消费潜能释放的路径与模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表示,本次论坛聚焦“老龄化时代的消费潜能释放”,探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消费以及银发经济发展趋势等问题,希望专家学者发挥各自研究优势,凝聚智慧建言献策,共同为应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老龄问题提供智力支持和经验分享。
原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杜鹏表示,巨大的老年人口规模和老龄社会新形态是中国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要把握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和为老产品是银发经济发展的基础,增强提供精准服务能力,抓住银发经济发展机遇,认识与深化嵌入式服务,完善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二是要面向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布局。《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快建成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制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基本养老服务是指由国家直接提供或者通过一定方式支持相关主体向老年人提供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必需的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服务,包括物质帮助、照护服务等相关内容。基本养老服务的对象、内容、标准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动态调整,未来要推动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推动老龄化时代的消费潜能释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老龄经济学分会主任委员陈彦斌表示,随着中国不断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老年群体的消费场景逐渐丰富多元,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正从生存型需求向享受型、发展型和参与型需求转型升级。银发经济尚处“蓝海”,银发经济产业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当前,讨论老龄化时代的消费潜能释放,恰逢其时。
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认为,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即不仅包括“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也包括“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当前,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正在从“未富先老、未备先老”转向“随老而富、随老而备”。
扩大居民消费和推动消费升级已成为当前及未来经济工作的重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老龄经济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童玉芬表示,中国消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当前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研究人口老龄化影响消费的路径和机制,并寻求相应的政策方案非常必要。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提振市场信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老龄经济学论坛作为老龄经济学分会的标志性活动,每年邀请国内资深专家与中青年学者展开前沿研讨,为从经济视角围绕应对老龄化问题提供交流平台。本届论坛聚焦对银发经济发展潜力的探讨,旨在为解码老龄化时代的消费潜能释放提供参考。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