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为学风文风积极转变贡献期刊力量

时间:2025-09-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记者张清俐 实习生刘开泰

本报青岛讯  (记者张清俐  实习生刘开泰) 9月13—15日,学术期刊学风文风建设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山东青岛举行。与会学者就推动学风文风积极转变建言献策,助力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以来,改文风强作风学术期刊联盟持续壮大,学风文风改进取得成效。山东大学人文社科期刊社社长、《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魏建认为,学术期刊在学风文风建设中起着导向作用,应以实际行动引领学风文风积极转变。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马奔表示,系统总结办刊经验,深入研讨学风文风建设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与会学者认为,当前学术界学风文风还有一些问题值得警惕。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一级巡视员、《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主编熊亮华表示,文章脱离实际、言之无物是典型表现,这源于作者缺乏问题意识和实践观照。在《泰山学刊》主编何中华看来,论证薄弱使得许多作品缺乏说服力,沦为缺乏思想内涵的学术空壳。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社部副主任、《科学社会主义》主编王中汝表示,学术写作应摒弃华而不实的文风,杜绝盲目追逐热点的浮躁心态。《马克思主义研究》执行主编任洁认为,学术期刊要不断提升选题策划水平,引导学者聚焦现实问题。《治理研究》编委会主任蓝汉林建议,学术期刊要重视宏观理论问题的探讨。

围绕学术期刊在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的作用,《江淮论坛》主编陈义平认为,这是期刊共同的时代使命,每本期刊都有独特的定位与价值。《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主编张贤明主张,学术期刊应充分发挥不同学科、不同知识体系交流互鉴的公共平台作用。《新文科理论与实践》副主编刘京希表示,专题性、独特性、预判性及现实超越性是学术期刊栏目建设的四个要素,影响着期刊能否形成品牌。

研讨会由山东大学《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编辑部等单位主办。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