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叶青清 夏克郁)9月24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长江高端智库对话2025·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分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刘杰表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是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本次“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分论坛既是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更是汇聚众智、共商路径的重要平台。高校与智库应强化学术引领和人才支撑,深化跨学科创新,加强协同研究,在政策研究、科技创新、产业实践等方面充分发挥“智囊团”作用,为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助力长江流域谱写出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更新更美的篇章。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魏登才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带建设。湖北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点,应勇担支点使命,扎实做好环境保护、生态治理与绿色低碳发展三篇大文章,推动生态大省向生态强省迈进,在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中奋勇争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将依托长江高端智库联盟、长江文化研究院等平台,深化协同调研与攻关,为流域绿色低碳发展贡献智库力量。
研讨上半场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龚健主持。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陈洁提出,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探索农业碳交易机制,以高水平保护带动长江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杨姝影认为,应加强绿色低碳发展的国际传播,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原副院长陈进认为,需优化水资源节约利用策略,推动水经济高质量发展。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黄贤金以上海五大新城为例,阐释城市单元如何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实现降碳增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胡守庚提出,提升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增强绿色功能等空间治理策略,助力长江经济带绿色转型。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汤鹏飞主持研讨下半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李晓燕基于实地调查案例分享了长江上游水权制度建设的实践经验。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文传浩提出,打造世界清洁能源“珠峰”,服务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涛建议,将湿地增汇补偿纳入“双碳”政策设计。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霞表示,要以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助推湖北生态支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