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一带一路:推进公正、包容的国际新秩序”成果发布

时间:2016-03-21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高妍蕊 姜巍

3月18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和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在京共同举行“一带一路:推进公正、包容的国际新秩序”研讨会暨课题成果发布会。来自政、商、学、媒等各界人士及美国相关领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发表开幕致辞,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博森作主旨演讲。

会上,由七名课题组成员就课题研究成果作报告,并邀请了四名专家进行点评。课题成果介绍人包括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方晋,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项目主任肖恩•米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琦,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张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范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明昊。

卢迈表示,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全球化止步不前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顺应了世界各国通过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根本愿望,因此得到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热烈响应。中国政府多次强调,“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的机制,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参与。

美方学者的讨论集中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面临的挑战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亚当•博森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会极大地改善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降低物流壁垒并增加该地区的跨境投资,从而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实现经济增长。“一带一路”倡议还将积极推动中国的出口增长,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保障中国的能源安全,并有可能使中国的全球角色由国际议程的跟随者转为制定者。但倡议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中国标准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和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等。美方学者提出以下建议: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边的合作和治理机制,推动项目的设计和融资;“一带一路”的经济投资需要审慎的政治监督,防止发生腐败;区别经济利益和政治考量,不要出于政治原因支持某些项目,否则可能引起其他大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反对。

中方专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将对中国的对外开放、区域及世界经济增长,乃至全球经济治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张琦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目标是共创和共享发展机遇,而加强贸易投资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强大的金融支持,如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是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霍建国建议,从亚投行、丝路基金、债券和股票市场以及保险体系等多方面完善“一带一路”的金融支持体系。他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对人民币国际化、区域能源合作和全球能源治理,以及中欧关系的发展均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方晋总结道,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规划无意追求世界霸权,而是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倡议世界将发展的眼光聚焦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尤其是欠发达的腹地国家,共同寻求发展机会,以合作求得共赢。

(来源:国研智库 ,2016年03月18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