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使命与境界高层论坛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新华社瞭望智库、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全球化智库、湖北省政府研究室、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大学等智库及智库研究机构的领导和专家30余人参加了论坛。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华中科技大学响应党中央和教育部号召,于2014年2月成立国家治理研究院。5年来,国家治理研究院取得了显著成绩,也实现了长足发展。邵新宇表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使命与境界高层论坛的举办,旨在请各位专家广泛交流、深入研讨,为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出谋划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回顾了研究院5年来的成长足迹、重要活动、重大成果、人才培养和未来规划。欧阳康指出,国家治理研究院围绕“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的宗旨开展工作,5年来步伐坚定、足迹清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功举办五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高峰论坛”和四届“全球治理·东湖论坛”,发布“中国绿色GDP绩效评做报告”系统成果,在引领中国绿色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等等。由于成果丰硕,国家治理研究院先后被列入“湖北省十大改革智库”“湖北省十大新型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中国智库综合评价(AMI)中国核心智库,2018年1月进入“中国大学智库机构百强榜”位列第18位,2018年12月进入“中国大学智库百强榜”高校A类智库。
论坛主办的主旨演讲环节中,与会智库专家纷纷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出自己的观点。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科研部主任、一级教授许耀桐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特色鲜明、要坚持创新、要有科学性和前瞻性、要敢于解放思想。
湖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二级巡视员孙军提出,要通过强化政治导向、强化战略导向、强化问题导向、强化效果导向,不断提升智库的资政水平。
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孟庆国教授指出,国内高校智库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智库仍然存在明显差距,存在内部协调不够、评价导向偏差、缺乏宣传门机制、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及数据积累不够、缺乏一流的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缺乏平等对话的氛围等共性问题。
新华社瞭望智库助理总裁、研究总监许元荣从目标、内容生产、选题模式、生产模式等方面介绍了瞭望智库运行的实践与思考。
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李刚教授指出,中国智库联盟应从解决合法身份、提高体制机制和国际参与程度等方面增强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科人才技术交流发展中心主任王上铭指出,智库建设既需要扎根于基层地方政府,深入地方实际着力解决问题,也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
欧阳康认为,智库要真正体现中国未来需求和发挥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关键桥梁作用,当前我国智库建设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将理性智慧和实践智慧相结合,并进一步指出智库研究人员应顶天、立地、有中气。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杨述明强调,当今新时代高端智库应关注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智能社会背景,致力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虞崇胜教授认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既要做“后证性”的研究,即研究已经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也要做前瞻性创新性研究,即研究新发现、新问题、新对策。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兼学术合作部主任杨清清针对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和国际交往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吸纳国外研究人员、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推进研究人员的国际化等建议。
论坛上,欧阳康发出筹建“国家治理智库联盟”的倡议,表示拟在国家治理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家治理相关机构和国内外知名专业智库的交流合作,组建“国家治理智库联盟”,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围绕国家治理重大问题开展协同攻关。(张梦供稿)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