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官凤婷:国内外智库联盟研究综述

时间:2024-09-23 来源:《江苏科技信息》 作者:官凤婷

0 引言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我国要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定位清晰的高端智库。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了“推动建立智库联盟”。这为智库联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也引发了研究的热潮,此后文献数量迅速增长,至今增长态势明显。

2021年7月10—15日,笔者以“智库+联盟”“thinktank+netword”或“thinktank+alliance”为检索词,查询国内外数据库和互联网,去除书目简介或简评、新闻等,得到70篇相关研究性论文。本文从基本理论、机制研究、构建策略等方面对国内外智库联盟研究进行分析。 

1 国内智库联盟研究现状

国内以“智库联盟”为主题的研究文献从时间上来看,可分为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2009—2014年为智库联盟的萌芽阶段,这阶段文献数量较少。早在2009年,黄忠敬介绍了美国教育政策联盟的概况。随后,多位学者提出构建各种智库联盟的建议。(2)第二阶段,2015年至今为快速发展阶段,研究文献逐渐增多。通过文献统计分析,国内智库联盟研究按主题分为以下3个方面。

1.1智库联盟基础理论研究

1.1.1智库联盟的概念与内涵

虽然早在2009年,我国就开始了智库联盟的研究,但此前只是针对国内智库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智库联盟的建议,对智库联盟的基本问题并未做系统、深入的研究。直到2013年,杜欢政等才明确提出智库联盟的概念。随后,王跃、孙筠等、孙晓晗、任文文、刘阳对“地方智库联盟”“产业智库联盟”“高校智库联盟”等概念分别做了定义。智库联盟的定义虽然还没有完全统一,但有一些共同的属性:(1)智库联盟是由多个智库组成的新型组织。(2)其目的是为了交流与协作。简而言之,智库联盟是智库与智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基于联盟的形式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型智库组织。

智库联盟所涵盖的智库成员可以源自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主题等,成员之间也不是简单的合作关系,而是在不同智库、不同信息服务机构间实现知识的交流、共享。

1.1.2智库联盟的特点与优势

智库联盟是在智库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组织,因此具备智库的特点,此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合作性,是以智库成员间合作的形式存在而发展起来的。

(2)独立性,不依附于任何利益机构与组织,提出的观点及产品是独立的。(3)针对性,其成立的宗旨及任务目标针对性更强。

智库联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统一联合了相应的智库组织,搭建起信息、资源、成果共享的交流合作平台,提高各智库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

(2)集中智库间的优势资源,服务社会重大需求,为国家政府、相关机构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实现智库研究与政府决策良性循环发展的目标。

不同类型的智库联盟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完全相同,比如地方新型智库联盟对地区政府、地方特色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智库联盟可以充分整合各智库人力、资金、信息等资源,从而提高决策咨询水平。

1.1.3智库联盟的组织结构

智库联盟较为普遍的组织管理模式为理事会,一般包含理事会、秘书处等部门。理事长负责统筹规划,秘书室负责智库联盟的日常管理工作。此外,部分智库联盟设立专家委员会,如“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以辅助理事会对智库联盟的研究方向、课题和项目评估等工作进行指导和评审。但是,不同类型的智库联盟组织机构设置不完全相同,部分智库联盟除了设置理事会、秘书处等部门,还设置其他部门,如南京智库联盟设立民意调查与绩效评估中心等。此外,部分智库联盟内部实行会员加盟制,即联盟会员以签订协议的方式,通过会员申请流程加入智库联盟,如中国教育智库联盟、山东智库联盟等。

1.1.4智库联盟的运行机制

不同智库联盟的运行机制不完全相同,如产业智库联盟机制包括动力机制、管理控制机制、资源共享机制、服务传播机制、评价反馈机制;智慧城市智库联盟运行机制包括政府引导和制度保障机制、安全保障机制、内外部联动机制、人才引进和流动机制及评估激励和竞合机制;竞争情报服务联盟运行机制包括动力机制、联盟成员选择与信任机制、协同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四大机制;高校智库联盟成员选择的运作机制包括目标双容机制、双向互荐机制、多维评估机制、竞争淘汰机制。此外,有学者提出了智库联盟的其他机制,如智库区域联盟知识服务的动力机制和高校智库联盟内聚外联激励机制。

1.1.5智库联盟的分类

周文迪将智库联盟类型分为单联盟和超联盟两大部分。超联盟由多个不同类型的单联盟组建而成,主要代表有全国城市智库联盟。单联盟可划分为四大类,即分为区域智库联盟、主题智库联盟、行业智库联盟和国际智库联盟。其中,行业智库联盟将区域内同一行业的智库进行联盟,形成协同化的新型联盟组织,如河南省高校智库联盟;主题类智库联盟指以同主题研究的智库进行联盟,如“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区域智库联盟主要以政府部门为发起人,联盟领导层以“政府+专家”为主要形式,为当地政府、企业以及行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如广东智库联盟;国际智库联盟指国际化的智库交流平台,如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交流与合作联盟。袁烨将高校智库联盟从行业智库联盟划分出来,列为第五种类型的智库联盟,可按照组织形式、辐射范围和研究领域对高校智库联盟进行分类。按照组织形式划分,可划分为主题型、区域型、综合型和国际型,根据辐射范围和研究领域,可划分为地域型、区域型、全国型和国际型。

1.2智库联盟构建策略

(1)加强政策和制度保障建设,制定智库联盟的政策法规,如制定智库联盟联席会议制度、内部规章制度、理事会制度、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政策等。

(2)制定人才保障策略。注重智库人才的研究培养、打造联盟团队,完善知识服务人才队伍结构,制定人才流动管理政策、实行培养与激励并重的策略。

(3)成立智库联盟协会咨询委员会,给各智库联盟提供发展方向的指导,协调不同类型智库的合作发展。

(4)建立有效的机制,如激励机制、运行机制、治理机制等。

(5)完善网络平台的功能,加强线上的组织与运行。(6)经费保障,加大资金保障建设,搭建多元化的联盟筹资渠道。

1.3智库联盟实践现状研究

2010年,为完成“集聚资源,系统优化”奋斗目标,广州建立了第一个智库联盟组织。2015年以后,随着“意见”和“十三五”规划的出台,智库联盟陆续成立,迎来黄金期,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20年1月,我国已建成智库联盟百余家。

1.3.1综合性智库联盟主要从行业发展、平台建设、法律环境、类型、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平台建设等方面对国内现有智库联盟进行调研分析,分析其存在问题,总结经验,提出优化策略。

1.3.2区域智库联盟地方智库联盟方面,主要对我国地方智库联盟信息服务平台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1.3.3行业智库联盟主要集中在产业智库联盟和高校联盟方面。其中,孙晓晗分析了国内已存在的产业智库联盟运营现状,构建了影响因素模型,总结产业智库联盟的特点、存在问题、发展现状。夏烨等、贾旭楠、樊伟、孙瑞英对吉林、河南、京津冀等地区高校智库联盟的现状、知识服务现状等进行了研究。

1.3.4图书馆智库联盟

黄静等对江苏省公共图书馆智库服务联盟现状进行分析,从成员、组织管理模式、智库服务、现存问题、发展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黄长伟等以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智库平台为例,提出应加快区域高校智库联盟建设,优势互补。

1.3.5国外智库联盟

柳玲对日本智库联盟和地方智库联盟的现状、运行机制及特点进行分析。周洪宇等、孙怡光对美国教育政策研究联盟(CPRE)进行分析,总结了美国大学教育智库共同体的特点及启示。

1.4国内智库联盟研究小结

1.4.1研究内容集中,但理论研究仍然薄弱

从内容上来说,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类型划分、成员选择、运行机制、构建策略等方面,内容大同小异,重复研究现象仍然存在,对评价机制、绩效管理机制、服务内容、交流机制、共建共享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甚少,还没形成一套普遍认可的、基础性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1.4.2重视机制研究,但制度保障及实践研究不足

虽然国内学者重视各种机制的探讨,但主要体现在运行机制方面,且停留于理论层面。建设实践研究主要通过网络调查法进行分析,甚少采用实地调研与实证研究,导致对智库联盟开展实践活动无法给予充分指导。

1.4.3以地方性和行业性智库联盟为主,但研究广度不够

从类型上来看,国内智库联盟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性智库联盟和行业智库联盟,对主题智库联盟和国际智库的研究比较少。从实践研究来看,主要集中在吉林、河南、江苏等地区智库联盟的研究,对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外典型智库联盟的案例研究甚少。

1.4.4研究内容多种多样,但深度不够

从研究内容看,虽然聚焦的主题多种多样,但钻得不够深,研得不够透。很多研究停留在理论探讨,没有提出具体切实可行的途径,缺乏应用价值,对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紧迫的问题缺乏充分认识和探讨,比如如何调动和激励成员的积极性等。

1.4.5智库联盟规章制度研究处于空白

智库联盟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目前已经制定了一些关于智库联盟的政策文件,比如《高校高端智库联盟公约》《中国乡村振兴智库联盟章程》,但缺少对此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2 国外智库联盟研究现状

2.1智库联盟基本理论研究

Struyk提出相应的激励机制、组织氛围、资金保障是保持智库联盟正常运行的因素。智库联盟的成员之间可以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召开学术研讨会、合作交流共同研究地方课题等多种形式实现沟通协作。

2.2智库联盟的作用

智库联盟可以在政策制定中发挥关键作用,智库和智库联盟在政策思想的动员、政策话语的质疑或辩护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智库联盟使智库能够了解、分析和评论其他地方采取的创新政策。智库联盟通过整合更广泛的知识和专长,有助于提高已实施项目的有效性和效率。智库联盟可以调动和汇总分散的资源,以便能够协调集体行动以实现共同目标。还有学者认为构建多领域专家智库联盟,对药物依赖问题可以提供智力支持。

2.3智库联盟分类

智库联盟网络的定义提出后,Struyk将智库联盟网络分为自发聚集型、官方介入型和一方领导型3类智库联盟网络模式。具体来说,智库联盟的网络类型主要包括3类:(1)通过会议研讨实现知识共享智库联盟,但此类型联盟是自发性的,联盟凝聚力较弱。(2)依托政府赞助或社会捐赠,并为政府机构开展政策咨询服务的智库联盟,此种联盟以政策咨询为己任,但联盟凝聚力一般。(3)在组织领导层面倡议和支持下采取多种形式的智库联盟,此种联盟凝聚力较强。

2.4智库联盟的构建

为了实现欧洲智库及知识库围绕创新和创业技能的愿景,Messnarz等提出基于产学研联盟的欧洲创业和创新学习战略,进而形成欧洲创业智库和知识联盟。Perkmann等通过区分不同的过程阶段确定每个阶段的度量指标,构建大学-产业联盟绩效度量体系。

2.5智库联盟的实践现状研究

Stone评估了加快全球经济治理进程的20国集团(G20)智库联盟。Salas-Porras分析了美国智库联盟的现状。Smith等分析了烟草行业与智库联盟的合作如何促进烟草行业在公共卫生政策中的影响。Jong等考察了中国-东盟智库联盟的建设情况,发现标准特征、社会环境、标准调节是中国社会化成为东亚共同体的条件。

2.6国外智库联盟研究小结

从时间上来看,国外智库联盟研究起步比较早,国外智库联盟建设以国际合作交流为主,其研究体系较为完整且相对成熟。

从内容上来说,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研究、联盟作用、组织形式、联盟机制、联盟构建等研究;侧重智库联盟在公共政策制定与修订中的影响。

从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医疗健康行业的产业智库,包括智库联盟对公共卫生政策的影响,药物专家智库联盟构建、医疗行业联盟等。

3 研究展望

我国智库联盟虽然在理论基础、联盟类别以及应用层面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智库联盟目前的研究还只是初级阶段,研究广度不够,内容不够深。未来的智库联盟研究,应聚焦于当前智库建设的热点和难点,致力于解决中国智库联盟建设的困境,采取多样化的角度、方法、工具和手段进行更加针对性的、普适性的研究,以提出有效的建议,真正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理论体系研究

结合我国智库联盟现状,探索建立科学的智库联盟评价指标体系,使智库联盟能够被更有效地利用起来,从而指引智库联盟向着科学有效的方向持续发展。

3.2新技术应用研究

目前,相关技术研究发展迅速,如互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智库联盟的研究可以跟相关技术热点相结合,加强研究各种新技术在智库联盟中的应用。

3.3智库联盟相关政策规章研究

加强政策学习,提高政策解读和研究能力,以研究和构建智库联盟规章制度。

3.4重视个案研究

今后国内智库联盟研究应更关注个例研究,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智库联盟,从国内智库联盟现状出发,总结成功的经验,探索合适的发展路径。

4 结语

智库联盟是在智库基础上形成的以资源共享、合作交流为目的的组织,因此具备智库的特点和优势,比智库更能集中优势资源,为国家、地方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目前国内已经成立了许多智库联盟,文献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存在一定的问题。今后的研究,要采用多种手段与方法,从理论体系构建、技术应用、政策法制分析与构建、实践案例分析总结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以真正推动我国智库联盟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作者系广东财经大学副研究馆员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