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研究

李晓军:如何识别真假智库?

时间:2016-03-21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李晓军

也不知道从公元某个世纪开始,我们这个民族开始有点心静不下来了,染上了一种爱运动和爱起哄的风潮!细数历史上那些事,从李闯起义、金田起义、义和团运动等….这些.激进式的运动所到之处,常常让世界存草不生,哀鸿遍野,给当时的整个人类带来无穷的灾难。随着时钟走到了21世纪的今天,好像这种毒瘤还没根除。就以北京为例:每天地铁上的抢座行为,一颗颗互不相让的小心灵,一双双鸡贼的小眼睛、一个个机动的小屁股再续了多少爱运动的传奇!难道仅仅是人多吗?我可不这么认为!

本该冷静思考的智库领域又何尝没染上这种思潮呢!近两年随着国家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后,各种类型的智库可谓如雨后春笋般!“智库”渐渐成了热词,就差居委会大妈没说她也是智库了(也可以说啊,她用了点小智慧管理小区的可疑人物)。怎么说呢?啥事情万一多了就会良莠不齐,甚至可能会产生许多“妖孽”。下面我们就看下当前一些智库的众生相,都有哪些走样的智库。

第一类是吐槽的伪精英型。这类智库大多是接受了西方进步思想,讲起自由民主说的口口是道。同时这些人深谙我国的酱缸文化。一方面他们懂得如何抓住了我国改革转型期间一些地方政府需要接受一定的批评来促进改革和发展、甚至带点“受虐”的心理接受批评,而另一方面这些智库也知道如何操纵网络暴民的心声—“谁骂谁有理”。这些智库经常在国内外一些知名周刊发表一些耸人听闻的言论以抓社会眼球,给人制造一种很有水平的错觉,这类智库普遍活的比较滋润!而实际上这些智库只是吐槽,却从来没有提出任何任何解决方案。

第二类是媚骨的马屁精型。这类智库大多数爱察言观色,每天盯着电视或媒体看领导说什么,讲什么?领导有意无意说的话,他们都会费经脑汁,为此设计一套看似极其完美的理论和概念,以博领导高兴,到底能不落地鬼知道,先拍马屁才是最重要。

第三类是喊口号的假爱国型。这些人每天一提到美帝日寇,就貌似恨得牙疼,每天鼓吹我中华多么威武神武,却很少研究我们的国家利益到底是什么?到底如何和各国友好相处?总之就堆的口号“帝国主义就是纸老虎”。殊不知,这些智库的好多的子女可能就在美国留学,他们估计也会挣够了钱后跑帝国主义底盘去。

第四类是媚俗的阴谋论型。这些智库一般都在西方留过洋,喝过美利坚的水,对西方的先进思想尤其是经济不求甚解,却自认为窥得全貌。为迎合国内一些对阴谋论的快感,大肆炒作阴谋论。如:《货币战争》、《产业链的阴谋》,更有北大一知名学者把西方的品牌学也当成了一种阴谋。这些人犹如贩卖毒品的无良商贩,贩卖快感毒害心灵。让人忘记了学习进步的东西。

第五类是炒概念的马甲型。自从智库一词热炒后,一些规划咨询公司、媒体、广告公司、甚至是地产策划公司,也都声称自己是智库,搞得满地皆是智库人。当然相比以上三类来说,并没有太大危害,只是炒了个时髦的概念。

综合以上四类智库来看,智库一词确实被玩坏玩泛了,以致于大家忽略了什么是才真正的智库?在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来复读一下智库的概念:智库,最初也称“思想库”,是指由专家组成、多学科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严格意义上的智库是独立于政府机构的民间组织。独立性、智慧新、敏税性、科学性成立智库的代名词,结合这些特性我们认为真正的智库应该拥有以下几类特质:

一是具有独立的人格和社会使命感。说到底就是既要有社会情怀,又具备能冷静的第三视角,又不被一些繁琐的利益纠葛而失去了自己的主张,能够保持一种目光远大、立场超脱的状态,不定时的提供一系列客观的研究和策略。

二是要有全球化的视野。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深入,我国越来越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迫切需要新型智库能够对世界时间轴上的走势和空间轴上的利益格局、文化格局和经济格局都有一定的研究,并把我国融入这种思考框架。

三是要有历史的纵深感。所谓“温故而知新”、“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事情”,一些优秀的智库等应该是历史学家和未来预言家,能够通过研究历史的规律,来洞悉未来。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有先知先觉的判断能力。

四是同时具备系统思维和策略思维。能够为政府提供系统的顶层设计,构建出一套完善的健康发展系统,同时又能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具有“点爆”式的策略思维。

五是要像战地记者一样深入一线。能够深入到一线进行田野调查,敏锐地通过观察一些社会上的细节,并发现其深层次的原因。并用最通俗易懂的话很少的表现出来。


六是要有科学家的严谨。能够通过严密而精确的数据或事实论证形成策略支撑,并能研究出一套科学的定量或定性理论工具来指导实践。

(来源:晓军视点微信公众号 ,2016年03月18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