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北京论坛(2023)国际关系分论坛——“不确定时代的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

时间:2023-11-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曾煜婷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曾煜婷)11月3日-4日,北京论坛(2023)国际关系分论坛——“不确定时代的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论坛深入探讨了不确定时代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之策,20多位国内外学者在论坛上贡献了他们的智慧与洞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海滨主持开幕式。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安钰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唐士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潘江出席论坛并致辞。

安钰峰指出,本次论坛以不确定时代的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为主题,在当前全球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为回答人类向何处去这一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时代之问提供了中国方案。

唐士其表示,从总体上看,人类社会秩序的进步和人对自然的干预和控制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从根本上降低我们面临的不确定性。对此,人类需要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和深刻调整,从观念与价值两方面着手破解全球治理的困境。

潘江指出,不确定性成为国际形势鲜明特征的背后,需要关注世界经济增速的下降、利益诉求多极化的内核,以及不确定性由短期现象转化为长期趋势的风险正在上升。面对不确定的世界,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观,平衡协调、普惠共赢的发展观和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

全球化与深度不确定性:重拾信心和重建信任

第一场专题研讨由外交学院院长王帆主持。巴黎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阿兰查·冈萨雷斯(Arancha González)、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阿尔伯塔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菲利普·雷诺(Philippe Rheault)、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烈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高祖贵、北京大学全球风险政治分析实验室主任庞珣等六位嘉宾先后作主旨发言。

阿兰查·冈萨雷斯指出,面对国际关系秩序的严重极化和碎片化,我们需要从国际机构的再平衡、普遍性价值观的更新、国际行为者的角色以及叙述方式的转变等四个方面探索破解之道。

杨光斌强调,从天下观的角度来看,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现象并非全球化退潮,而是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不确定的世界中,中国的确定性来自于中国自身,中国正以自身发展改变世界。

菲利普·雷诺指出,解决国内经济不平等的问题有利于降低国际的不确定性,国际合作的成功往往很大程度依赖于国内政治生态的改善。

贾烈英指出,国际组织有利于解决国家间合作困境,缓解人类所面临的不确定问题,对此,我们应当坚持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加强功能性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同时关注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高祖贵认为,世界越来越不确定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世界技术优势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国越来越重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务实提升;越来越多国家都在从本国传统中去寻找治理理念的来源。对此,我们需要平衡好如何在加强合作的同时,又尊重各国的多样性发展。

庞珣介绍了北京大学全球风险政治分析实验室正在进行的重点研究项目,提出为应对和适应充满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风险性的世界,需要通过建设稳健性、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等能力来重拾全球政治中的自我安全感和重建彼此的信任。

面向全球与未来的决策与政策:增强国际组织的能力

第二场专题研讨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清敏主持。北京大学全球卫生研究院院长任明辉、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教授戴欣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副教授刘莲莲等四位嘉宾先后作主旨发言。

任明辉认为,公共卫生也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国际组织需要在公共卫生领域发挥更大的效能,制定新的法律工具、建立更加强大的卫生融资平台,对全球卫生治理体系进行必要的合理的改革。

冯仲平指出,在新的世界格局演变过程中,中国和欧洲作为影响世界未来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中欧双方均认为多边主义是全球治理唯一的出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存在分歧的情况下,中欧双方如何加强交流合作。

戴欣媛围绕国际秩序的定义、主要问题、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她强调,采取务实行动和有效措施有助于改善国际组织效能,我们对国际合作仍需抱有信心。

刘莲莲对中国多边方案的基本逻辑、构成要素、可能贡献等进行了分析。她认为,未来的合作需要奉行更为务实的渐进主义,保持地域包容、兼具时代的开放性和延展性。

深度不确定时代的国际合作:新挑战与新机遇

第三场专题研讨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董昭华主持。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柏林自由大学助理教授托比亚斯·伯格尔(Tobias Berger),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琪、韩国环境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秋长珉(Chu Jangmin)、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陈沐阳等五位嘉宾先后作主旨发言。

朱锋指出,在全球化进程受阻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加强共同协作,找到可行的方式更好地管理大国竞争,并努力思考和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考验。

托比亚斯·伯格尔从历史变迁和理论进展两大视角对人权进行了解读,他认为关注人权的多样性有助于为人权更持久的规范性的评估奠定基础。

陈琪指出,中美需要改变战略思维模式以建立互信,同时要改变叙事方式以管理触底预期。

秋长珉指出,气候风险在于直接造成的物理风险以及引起的转型风险,并对中日韩三国关于转型风险的合作方向提出了建议。

陈沐阳对中国如何影响西方主导的主权债务进行了分析,她认为全球主权债务的很大变化在于贷款本金的减少,中国的崛起削弱了20世纪80年代后形成的当代国际主权债务制度。

有效管控危机和不确定性: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适应性和韧性机制

第四场专题研讨由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主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杨明杰、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本杰明·古德史密斯(Benjamin Goldsmith)、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院长于铁军、阿尔伯塔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王佳、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徐沁仪等五位嘉宾先后作主旨发言。

杨明杰认为,我们所面临的危机归根结底是信任危机,为应对这些危机,要回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判断,回到以人为中心的共识。

本杰明·古德史密斯基于在九个美国伙伴国进行的实证研究,指出民主倒退会显著降低美国的软实力和公众对其国际地位的看法。

于铁军表示,中美在面对传统和非传统领域的安全挑战,在宏观层面,中美可在低政治领域合作,建立有效的内部协调决策机制;在微观层面,要努力理解与落实全球安全倡议。

王佳总结了现有国际危机管理机制经验,认为在国内危机管理上,可从建立不同部门间的协调机制、提高危机识别和回应效率、重视公众舆论,以及加强求同存异等方面入手。

徐沁仪强调了加强气候治理的重要性,在不确定时代,需要改变对风险和安全之间关系的理解,并将气候治理话题与本次论坛提到的所有话题联系起来看待。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初晓波用“成功”“希望”“感谢”三个关键词总结了本次大会。他指出,本次论坛是世界各国学者摸索不确定时代希望之路的一个重大努力和尝试,既充分展示了学者的睿智、人文关怀以及对于世界发展高度的责任感,也从青年学者、年轻学生们身上,看到了学术发展与传承的希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