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建言

何明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时间:2023-04-13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何明明

编者按

  列宁曾提出一个著名公式: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进理论宣传的通俗化、大众化,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成立课题组,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比喻”进行认真梳理,对系列“比喻”蕴含的深刻内涵进行深入阐释,形成了系列通俗理论文章。本报特开设“读比喻,学思想”专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伟力,本期推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主持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钟君】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最早见于南宋郑思肖《德祐二年岁旦·其一》:“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1932年,《东方杂志》发起全国“征梦”活动,巨篇刊登了当时国人对梦想之中国的渴望。改革开放后,“中国梦”一词在不同语境下使用,其含义伴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演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提及“中国梦”,用以比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宏阔的历史视野、深邃的战略思考、坚定的人民情怀。“中国梦”这一重要论述成为中国走向未来的鲜明指引,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崭新内涵。

  中国梦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夙愿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民族经历了长达一个世纪的社会动荡、外族侵略、战争磨难,但中国人民始终自强不息、顽强斗争,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看待当今中国,一定要深刻认识中国近代以后所遭受的民族苦难,一定要深刻认识这种长期的民族苦难给中国人民精神世界带来的深刻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积淀、近百年的回响、亿万人的渴望,已成为激荡在14亿多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人民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也只有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回望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凝望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展望中华民族的明天,这正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实现伟大梦想,要靠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靠各行各业人们辛勤劳动,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劲往一处使,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逐梦之路与探寻现代化之路是相辅相成的,实现中国梦的历程实质上就是实现现代化的历程。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正确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让中华文明在全面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是一条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功之路。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无比灿烂的前景,但我们绝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使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凝聚到一起,汇聚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供稿,执笔:何明明】

(编辑:管理员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