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南京10月22日电 (记者王广禄 褚国飞)10月22日,2021年江苏青年智库学者系列沙龙“现代产业体系和数字江苏建设”专场活动在南京邮电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研讨交流。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落实产业体系规划的重要内容。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要防止经济发展过度服务化、金融化和产业空心化;实施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布局新型创新体系;通过稳定民营经济发展、制造业投资收益预期等保障制造业投资;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就业转型,解决就业问题。同时,要对传统工业化下的既有竞争模式进行深度变革,解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
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蒋伏心提出,要警惕数字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数字锦标赛”,避免各地方出现“标尺竞争”,防止制造业空心化加剧。打造数字经济优势,要明确数字经济方向定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本地优势产业,做优做强产业集群;发挥底层技术的科技能力,厚植创新优势,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
会议由江苏省社科联和南京邮电大学联合主办。(责编:孙龙)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