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第九届国际文化管理大会举行

时间:2022-07-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吴屹桉 张皓月 王晓芳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屹桉 通讯员张皓月 王晓芳)7月9日,第九届国际文化管理大会暨中国区域文化发展专业委员会?2022年会顺利召开。众多文化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共享学术盛宴。

文化是区域发展的根本

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楚国清对北京联合大学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尤其是重点介绍了北京联合大学为适应配合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成立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研究院的情况。楚国清对2015年就开始与对外经贸大学文化与休闲产业研究中心等共同举办的国际文化管理年会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该会符合我国当前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要求,是建设国内文化产业领域品牌论坛的一项重要举措。开幕式由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张玲娜主持。

国家文旅部政法司综合处处长陆文捷指出,北京作为首善之都、文化之地、创新之城,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是核心区、引领区与示范区,在文化建设中不仅要立足北京,更要立足全国并放眼未来。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介绍了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并指出了文化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及区域文化发展的时代价值。李国平认为,文化是区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根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国家市场监管研究院院长于海纯介绍了对外经贸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学科建设情况,以及学院在人才培养、国际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为城市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上午主会场由北京联大管理学院院长鲍新中教授和中国区域文化发展委员会副主任许立勇研究员共同主持。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熊澄宇阐述了中华文明的数字化国际传播方式,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张宝秀分享了北京三条文化带建设下环首都国家文化公园体系的构建思路,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副所长庹祖海阐述了夯实文化高质量发展的“三块基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吴承忠分析了中国省会城市发展文化产业功能区的潜力,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会长杜德平从太极管理视角出发分享了对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承的理解,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向民阐述了对全球文化竞争力评价的新思考,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杨永恒提出构建文化发展空间格局以促进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酒店和科技学院前院长Cihan Cobanoglu探讨了科技对文化旅游的影响。

下午主会场由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周建新教授,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王广振教授,中国创意管理联盟联合主席、四川大学杨永忠教授共同主持。中国技术经济学会技术创新创业分会联执理事长雷家骕提出以文化氛围培育牵引创新创业生态构建,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再思元宇宙以实现数字文化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文化发展委员会副会长孙以栋提出加快钱塘江文明基因解码来打造文化和旅游最潮地,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炎建议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介绍了中国城市居民的休闲行为特征,清华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孟延春提出包容与创新的城市文化精神,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邵明华介绍文化产业园区的主要类型、基础共性与高质量发展,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花建提出发展数字文化产业,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思考文化数字化逻辑下的文化产业新范式,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吴金希介绍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趋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王大树探讨了“双循环”视角下的地域文化和劳务品牌问题。

会议由北京联合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区域文化发展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据了解,国际文化管理大会,是为中外高校文化领域学者、文化企业家、文化行政管理者、文化非政府组织管理者构建的国际合作平台,很好地推动了文化管理学科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次会议从文化强国远景目标到新时代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从文化产业布局到数字文化经济,五十余份主题演讲各有特色。学者们针对学科前沿性成果分享真知灼见,探讨文化如何落地,如何结合于区域发展战略,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和研究的实践转化。(责编:张雨楠)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