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8月6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广州蓝皮书:广州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
蓝皮书总报告指出,2023年,广州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力扩大,演出市场火爆“出圈”,广州电竞为我国夺取亚运会电竞历史首金贡献力量,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文化精品力作不断,文旅消费复苏成效显著,文化重大项目相继投产,对外文化贸易创新高。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5582.34亿元,同比增长15.92%。2023年全市接待游客2.34亿人次,同比增长51.8%,实现文旅消费总额约3309.5亿元,同比增长47.4%。经课题组估算,2023年广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070.85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8%。同时,通过对比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国内主要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总报告分析了广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和不足,包括产业规模相对较小,引擎功能有待提升;市场主体实力不强,规模效应难以发挥;产业转型整体不快,数字技术优势不足;支持力度有待加大,体制机制有待完善;新业态竞争优势不明显,产业活力不足。
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 推动对外文化贸易提质增效
蓝皮书指出,2023年,广州把文化服务出口作为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在产业集聚、创新发展、示范引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培育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推动对外文化贸易提质增效。提升天河、番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能级和软实力,创新举办第八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暨首届全球独角兽CEO大会、数字经济试验区招商会、城市更新政企对接会等重点活动。“中国·广州时尚名品展”亮相米兰和巴黎,来自广州的时尚企业和设计师向来宾展示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原创设计与产品,如中国刺绣、马面裙、原创艺术皮具、科技香云纱面料、非遗文化香云纱成衣等惊艳现场,展现了岭南独有的国家级非遗染整等技艺,积极推动广州时尚品牌“走出去”,向世界展示广州时尚制造和设计的魅力,带领品牌“出海”探索新航道。
2023年,广州市文化产品出口金额稳定增长,全年合计510.58亿元。文化产业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众多广州文化企业和项目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其中咏声动漫的原创动漫作品《猪猪侠》《百变校巴》和《超学先锋》等,已成功发行至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全球超过150个电视及新媒体平台播出,《反斗联盟》和《喵能战士》等作品在戛纳春季电视节亮相,通过动漫讲述中国故事,提升国漫IP的全球竞争力。网易和三七互娱等企业通过强化自研实力和重视海外IP合作,拓展了全球IP能力的边界。网易在海外市场成功推出基于“西游记”等国风IP的游戏,如《阴阳师》和《大话西游》等。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广州大力推动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一方面加快推进落实《关于推进数字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另一方面在2023年制定《广州市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8年)》,安排2700万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数字文化产业项目,重点发展动漫、游戏电竞、数字音乐、创意设计、数字文化装备等支柱产业,优化提升数字影视、网络直播、数字文博、虚拟现实(VR)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云上数字体验、沉浸式业态、数字媒体等潜力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数字文创等若干未来产业。
积极推进产业融合 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广州市着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文旅市场实现健康有序发展。2023年上半年,文旅产业再次“触底反弹”,在此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0.97亿人次,同比增长58.2%,实现旅游收入(文旅消费总额)1357亿元,同比增长49%,旅游业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着力以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产业,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直播等行业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积极发挥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创新驱动、示范带动作用,现拥有4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励丰文化、康云科技、三川田等广州市代表性企业利用虚拟现实、3D、大数据等技术不断深耕发展,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更多可能性。
蓝皮书课题组建议,广州应推进产业融合,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支持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文商旅跨界融合,利用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培育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旅消费业态。加速打造世界电竞名城,支持电竞与文旅融合应用的场景建设;培育“沉浸互动”文娱潮玩新业态。加快体感互动、数字影像、灯光设备、装置艺术等新技术应用,提升泛文娱产品的体验度。规范发展一批兼具趣味性和社交性的文旅景区主题密室、剧本杀、RPG、ARG等沉浸式娱乐业态。培育“科技创新”元宇宙文旅演艺新业态。以高品质演艺为核心竞争力的国际灯光音响之都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VR、AR等前沿技术应用,增强灯光音响演艺产品、活动交互体验。加快打造一批元宇宙数字艺术馆和新潮LiveHouse。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云剧场、云演出、云节庆等,大力发展线上直播XR沉浸式虚拟艺人直播秀、云演唱会、数字音视频专辑等新产品。依托重要地标深挖岭南内涵,推出一批既有代表性又有影响力的元宇宙戏剧、音乐、旅游演艺剧目、光影秀等,打造文化、旅游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旅游景区。
此外,蓝皮书还建议,广州可以利用自身独特的广府文化资源,以“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推进文化旅游融合。深化文化旅游新概念,深挖广州丰富的文物古迹、时尚街区背后的文化概念,打造文化旅游体验项目。宣传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举办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升级非遗旅游体验,吸引游客体验广州的深厚文化底蕴,提升旅游吸引力。二是推进文化科技融合。把握AIGC浪潮,借力AIGC提升广州文化企业创意生产效率。结合5G、VR/AR、全息影像等新型显示技术,提升高清沉浸式互动文化体验。依托广州在高端文化制造领域的优势,着力打造高清视频设备产业、线下实景娱乐设备产业、VR/AR设备产业、无人机设备产业等高端文化制造产业集群,延伸文化制造产业链。三是推进文化金融融合。根据文化企业特点,创新文化企业融资机制,优化文化资产估值策略,扶持文化产业融资交易平台和中介机构发展,提升融资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