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智库建设研讨会在南京举行学者建议建立智库评价体系

时间:2016-11-16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顾姝姝

人民网南京11月11日电 (顾姝姝)如今,“智库热”的现象正引起国内不少学者的关注。11日,由紫金传媒智库与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联合主办的治国理政与智库创新暨“中国新型智库建设”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沐在会上提出:“智库建设的最终目的不是‘智库热’本身,而是大浪淘沙后最终建成50-100家高端智库,形成稳定有序的政策思想市场,能够灵敏地反映供需关系的变化,引导政策知识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据悉,本次研讨共吸引来自全国各地80家智库近150位智库负责人、专家学者参加。

杨沐表示,作为政策思想的供给方,学者个人承担政府课题或担任政府顾问,常有不接地气的问题;而政府智囊机构本身隶属于政府,制度空间有限。“智库建设要从两个层面确立政策思想供给方的主体地位。从个人层面看,要让从事政策研究的学者专职化;从机构层面看,要让生产政策知识的机构实体化。”他说,两个层面要相辅相成,使资金、智力、信息等政策思想的生产资源得以有效组织起来,进行专业的政策思想产品生产和传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管所副所长李国强建议,要积极构建中国智库人才发展治理体系。他认为,在智库人才的行政管理上,要放活用人单位自主权,向用人主体和人才放权,解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要“去官僚化”、“去行政化”、破除官本位樊篱。此外,他还建议国家建立“决策咨询管理制度”,同时建立国家指导下的智库评价体系和机制。


研讨会现场,紫金传媒智库首部“国家智库丛书”——《中国A股上市公司创新指数报告2016》正式首发,紫金传媒智库全体高级研究员和研究员获颁聘任书。研讨会还设有四场分论坛,内容包括“智库与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学术研究与智库应用之融合”、“智库的多元化与国际化”、“智库传播与媒体影响力”,旨在从上述四个方面对智库未来的发展展开研讨。

(来源: 人民网 ,2016年11月15日)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