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新闻

【湖南经视观察】贺龙体育馆的进退之间

时间:2015-11-18 来源:湖南智库网 作者:经视观察


【湖南经视观察】贺龙体育馆的进退之间(图1)

【主持人1】

大观、深察,用有温度的发现,回应时代的嬗变,我是主持人刘梦娜。

最近,一则消息关于长沙的地标性建筑——贺龙体育馆“退商还体”的新闻,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在贺龙体育馆里经营了近十年的“琴岛演艺中心”今年十一月租约到期后,即将搬走,恢复贺龙体育馆原有公益运动场馆功能。一张“文化名片”的退出,意味着一张“体育名片”的崛起,这座有25年历史,承载了八一女篮和姚明辉煌记忆的贺龙体育馆,如何迎接着新生的涅槃?这桩全省首例的“退商还体”事件的背后的种种纠结,是否带来了新的体育馆运营模式的更多经验和启思?我们进入今天的经视观察。

(短片一)

【实况】【地点】长沙贺龙体育馆

【湖南经视观察】贺龙体育馆的进退之间(图2)

处女赛  气排球比赛

【配音】

11月4日上午10点,一场激烈的公益排球赛正式鸣哨开打,地点选择在贺龙体育馆的副馆,这场比赛的安排,对贺龙体育馆馆长曹品质来说意义非凡,从这一刻开始,结束了十年的沉寂,迎来了久违的呐喊声,贺龙体育馆“活”了起来。

【实况】比赛

【配音】

1987年动工,1991年竣工,“贺龙体育馆”五个大字,还是王震将军亲自题写,当年规模仅次于首都体育馆和上海体育馆,排名全国第三的体育馆。在近二十五年时间里,这座馆见证了体育湘军的辉煌。(老照片)

【同期声】

长沙贺龙体育馆馆长  曹品质

湖南省唯一的综合性的体育场馆,亚洲男篮锦标赛,却设在了一个院校的体育馆,那天我碰到了姚明,跟他关系也非常好,诶呀,怎么不在你贺龙体育馆,我只能很抱歉的作解释,我们还在做其他用,我们把亚洲的一个综合性的体育赛事,放到一个大学体育馆里承办。

【配音】

最近九年来,作为三湘体育名片的“贺龙体育馆”却没有赛事,对馆长曹品质来说,这一直是心中抹不去的痛。六年前,他接管了这座略显陈旧的贺龙体育馆,但附近居民仍习惯称它为“演艺中心”,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2006年体育馆经济运行困难,为发放职工的工资,前任馆长将主馆暂时租给了琴岛演艺中心。

【同期声】长沙贺龙体育馆馆长  曹品质

因为当年特定的历史条件,我们把主馆副馆都出租出去了,我们觉得现在作为我是馆长,对这个事情还是比较愧疚的,本来这个场馆在体育法里面要求把体育场馆还馆于民,现在全民健身这块,需求越来越大的,++原来做的不好,很不妥,现在我们盘活,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场,服务来盘活,以社会效益为主,不是考虑经济效益。

【实况】方正证券员工休闲中心  贺龙舞厅

【配音】

目前,体育馆已经被切割成三部分,主馆作为演艺中心,副馆则被分为某企业的员工休闲中心和一家舞厅。地铁1号线的施工建设,让这个近两万平米面积的体育馆“三面环土”,显得冷清而凌乱。

如今全民健身方兴未艾,对体育场馆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贺龙体育馆退商还体,收回门面,重新变身体育场馆,是曹品质首当其冲的任务。

正好在这个月的27号,主馆的租赁合同到期,曹品质计划,要把包括演艺厅在内的所有商户请出去。

【同期声】长沙贺龙体育馆馆长 曹品质

国家财政的补贴,要求我们向社会开放,所谓免费低收费,本来就有国家财政补贴,因为我们没把场所收回来,给我们的补贴,不能用出去,因为现在主馆是演艺场所,所以就没有用。

比较郁闷,说实话,当时把体育馆出租出去做歌厅,合作一直很愉快,没产生什么矛盾,我现在要收回来要还给老百姓了,我这么做,不是出于无奈,原来是出于无奈,原来是租给别人了,合同到期,法律上要能说得过去,合同到期以后,按要求收回这个馆。

【现场主持】编导 杜寅 (承接词)+ 大景航拍

白天的体育馆,略显冷清,将来,从我脚下的舞台到空无一人的座位,将变成全天开放的羽毛球馆、乒乓球台等运动场馆,或许,这张舞台的新生,将从本土走向国际。然而退商还体,其实并不像曹品质心中所想那么顺利,他也在夜晚的这张舞台上,找到了答案。

【实况】歌舞+魔术   +   地点:贺龙体育馆琴岛演艺中心

歌厅文化    歌曲+观众

【配音】

【湖南经视观察】贺龙体育馆的进退之间(图3)

晚上9点30分,琴岛演艺拉开序幕,歌舞、小品、魔术等综艺节目品类纷呈,演员卖力演出,观众挥洒热情,像这样的表演,每年要演出三百多场,也让每个观众对这个舞台流连忘返。

【同期声】

青岛观众 李元德

太棒了  真的不错

杭州观众 吕扩西

长沙的歌厅文化名片真不是盖的

【配音】

热闹过后,琴岛演艺的掌门人余德华行走在空旷的观众席间,表情凝重,若有所思。余德华掐指一算,距离这个月27号的合同到期时间不到一个礼拜了。于情来说,他舍不得这个扎根六年的地方,于理来说,合同到期,他必须得搬。

【同期声】长沙琴岛娱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余德华

特别是我在北京的时候,++ 有人反复跟我打电话,电视在播,报纸在登,舆论造成我很大的,至少我接到了上百个电话,余德华你怎么得了了,你要关门了,你知道不,我知道一些,我不在长沙,晚上睡不着觉,心痛,++我们从内心还是很郁闷的,很着急的感觉。为什么呢,我们琴岛这个企业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面临这个局面,但是我们关于搬迁的场地的问题,我们从4年前就开始了,一直在寻找这个地方++说实话,我们做演艺的,他不同于其他的买卖,因为我们考虑到场地,是要有要求的,---  特别是下一个剧场我们不可能比贺龙这个要差,要提升,为什么,我们想保住这个品牌,二十多年来,我们经理很多的辛酸,作为我来说,我不是说假话,为了事业,为了员工的衣食住行

【配音】

合同到期要搬,可实在没地方搬,这是余德华内心的苦衷。然而,就在在10月26号遮天,一纸贺龙体育馆发来的“合同到期搬迁”的函告摆在了余德华的案头,这张纸看起来没有任何商量余地,让本来还抱有“宽限几天”希望的他,感到绝望

【同期声】长沙琴岛娱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余德华

我当初接到终止合同命令的时候,我想到真的要跳楼,真的要搞个什么事出来++如果说我们这里停一天的话,每天至少十万,没说虚的,损失十万,记者:亏得起吗

【同期声】余德华的妻子 陈勇芝

给我们的通知是11月27号是要停水停电,地铁的施工,厂商的施工,要撤除是根本不现实的问题,设施设备到了各方面来讲都是比较超前的大设备,周围的条件都不允许我们拆除++ 这次事情还是有一点擦火的味道,我肯定只能从中来调解,做很多工作,从长远的看,朝大局看。他可能更加纠结于感情,这么多年了你还不照顾一点,不根据实际情况,不根据我们,长沙话就是说给点面子,通融一下,一点这样子也没有

【配音】

退商还体的坚决与搬迁的困难,让余德华与曹品质的谈判陷入僵局。然而,一边是长沙的文化名片,一边是体育公益性的回归,权衡利弊起来,这让曹品质觉得必须牺牲一方的利益,没有退路。

【同期声】长沙贺龙体育馆馆长 曹品质

我们没有退路,++ 我很理解对方,做生意,做人是一个道理,假如我是另一个地方,与国家的政策国务院的要求,和老百姓的利益,不相冲突的,我会很义道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做到这一点,跟那些内容冲突的话,我做不到这一点,我不能继续租,我对媒体,对领导,对政策,对老百姓都没有一个交代。

【同期声】长沙琴岛娱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 余德华

我不是不搬,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只是现在难以实现,++ 我们的说实话,我们没有别的要求,我们只希望贺龙体院馆体育局,理解我们的企业,能让我们过度,体育局能给我们一个过渡的时间。

【主持人2】

经历近十年的“流浪”后,贺龙体育馆或许将在今年年底重新回到体育和赛事的轨道上来,“退商还体”四个字,不仅仅是湖南的纠结,也是全国同类体育场馆经营上遭遇的尴尬(大数据)数据表明,2014年湖南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31平方米,未及全国平均水平1.46平方米。2014年,长沙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为1.9平方米居首位,但除开公共体育场馆外,60%的场地集中在学校和企事业机关单位。城市密度越来越大,群众活动的空间被逐步压缩,怎样让体育馆资源活起来?明年,伴随着地铁一号线的开通,“退商还体”、提质改造后的新贺龙体育馆也将随之亮相。退商还体,会给百姓带来怎样的健身体验,继续我们的观察。

【正文】短片二

【实况】+地点:长沙贺龙体育馆

规划图

【配音】

场馆既要免费开放,又要保持日常维护和运营,这样的矛盾同样给曹品质出了个难题。在馆长办公室,曹品质正在端详着体育馆提质改造后的规划图,图中这座充满科技感的新贺龙体育馆,馆内和馆外分别扩大了体育项目和健身空间。

【实况】长沙贺龙体育馆馆长  曹品质

指着规划图说:

你看  外面这个外围  我们都安了插头  可以让健身和广场舞的民众聚集在这里,前广场还可以集结队伍跑马拉松  在场馆内  我们制定了低收费的羽毛球馆篮球馆等内容

【配音】

体育馆的新生带来了免费和低价,但市场的角度,又如何从平衡运营成本?新贺龙体育馆不光与地铁一、三号线接轨,在场馆地底还有三层的商业街,不但延续了“以馆养馆”的方式,还可以利用地下车库和地铁商户的收益做支撑,在将来这是一种“商业供给公益”的新模式。

【同期声】长沙贺龙体育馆馆长  曹品质

我们贺龙杯的全省的系列的全民健身赛事,采取我们来贴钱来承办全民健身赛事++现在很多体育场馆,确实运行的成本很高,又很低的费用来接纳活动,启动成本很高,我们有商业来弥补事业经费的不足,来开厂一个活动,向全省推广,地市体育馆,带动他们向全省进行开放。

【实况】夜 室内球场   踢球

【配音】

在长沙城南的一家刚刚落成的室内足球馆,专业场馆运营人谢一鸣正在清理着帘幕上的水汽,作为长沙的一名资深球友,他对于贺龙体育馆的回归和新新生充满期待。

【同期声】长沙百尚体育场馆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一鸣

贺龙体育中心现在是国家队的专业体育场,业余球员在那里是提不到球的++ 现在长沙大概有十九家社会经营性球场,都AA制掏钱,看电影吃饭一样的到球场来消费。++ 这个情况再我们的意料之内,我希望政府是免费或廉价的球场的出现,让踢球的人群越来越多,这样的话这项运动才能在长沙做到最好的普及。

【配音】

在谢一鸣的球场运营大数据中,(板子)长沙人对于健身需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社会经营性羽毛球馆曾多达52家,参与人数多达二十五至三十万,位列全国第二。社会经营性足球场馆达19家,参与人数在三至五万人左右,对场馆的需求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对于贺龙体育馆这样公益性体育用地的回归,将带动不同需求的体育消费人群,可以对全民健身的市场进行细分,产生不同的经济增长点。

【同期声】长沙百尚体育场馆有限公司总经理

谢一鸣

(市场)非常大的需求,应该来说,政府有免费的场地的话,是供不应求的,是肯定的。++ 我看好这个市场,政府吸引大家从酒吧、麻将桌出来到球场上,三五十万足球爱好者是一个正常的数字++ 这个消费是越来越理性的,当体育和运动、锻炼成为意中人的常态一样,买鞋买菜一样的会算,在这里,在那里会获得服务,怎样的比较,我觉得会是常态。

【配音】

湖南已经在《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大型体育场馆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不仅仅是湖南,国内大部分体育场馆的公益性运营,也在不断试错中探索前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至现在,北京市政府对"鸟巢"、水立方等项目采用“PPP”公私合营的模式,融资社会资本,发挥政府信用杠杆作用。然而,这项合营项目还没过“蜜月期”,就在今年年初宣布破产。“退商还体”怎么退,怎么还,免费和经营之间,要达到到良性循环,仍需要更多尝试。

【主持人3】

没错,一边是体育公共需求发育不足,一边则是场馆维护成本高、运行经费短缺等现实问题。我们欣慰地看到,“退商还体”已成为贺龙体育馆重归公益的路径选择。那么接下来,作为公共场所,新生后的体育馆应当如何保持它的公益性?我们再次有请专家。

【专家1】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 教授 金育强

如何利用好?这就是看使用项目的分时分地来看,大型赛事有赞助商,愿意赞助赛事,长沙的项目上有亚锦赛,世界杯外围赛,还有田径云大赛等,这样的赛事会有赞助商,政府有专项拨款,这段时间要赚钱,围了今后的运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其他的时间段面向老百姓,第一点价格,甚至可以把维修基金补贴给老百姓,政府补贴一点,别人收100块,你收50块,公共体育设施不能以盈利为目地,不然就变性了,只要有足够的参与人群,薄利多销,不会亏本。

【湖南经视观察】贺龙体育馆的进退之间(图4)

【专家2】湖南体育产业集团党委书记 谭鸥

早几年湖南的球市没有这么好,民众参与的情绪没这么高,所以贺龙馆也经营不善,为了摆脱经营者的困境,就改成了歌厅,为老百姓进行文艺方面的宣传阵地,现在退商还体之后,内部设施要进行改造,以前我们打篮球,哪里有什么抖屏之说,还有内场鹰眼追踪系统,现在打排球过没过-界,踩没踩线都是必须要提供的,还有灯光的效果,以前没有电视转播的追求,现在不同了,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所有 的体育设施设备,所以对贺龙体育馆的改造是势在必行的。

【主持人4】

接下来,随着贺龙体育商圈的提质改造,长沙的贺龙体育馆能否借此机会创造出新的还体于民的“公益模式”?继续来听听专家的说法。

【专家1】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 教授 金育强

体育场馆,长沙是应该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先有的体育场馆要面向全民健身的人群,今后在新建体育场馆的时候,要考虑到社区、学校,应该说健身欲望最强的是年轻人,++ 政府要首先要改变观念,不要修那么高大上的场馆,离老百姓很远,收费很高,接了几场大型比赛又闲置,又是沉重负担,还是需要高校,就像尤伯罗斯23届奥运会,给了全世界奥运会的经验,就是放在高校,因为高校要用,常年要用,现在湖南省也有学校适合政府合作,建在学校和周边,教学正常管理,政府有大型活动,把时间错开,共同使用,就是共赢。

【专家2】湖南体育产业集团党委书记 谭鸥


将来对体育场馆介入到一个公共服务平台,现在流行的APP手 的服务,或者政府的公共服务平台,直至场馆到民众进行免费的服务,因为我们目前所有体育场馆都是国家出钱建设的,服务于大众和全民健身,但是场馆有人员的服务费用和运营费用,要解决这种生存的模式,就必须采用有偿收费的方式,国家给予政策进行补贴,黄金时间必须有排队、预约或者VIP的服务,想这些就是收费的环节,场馆除了体育运动健身的功能外,还有展览、文艺演出的需求,可以采用收费补偿的模式来需求,总体要在服务大众的前提下,使得场馆的运营处于一个良性的循环。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