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成都讯 (记者 陆航)四川作为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6月14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西南石油大学主办的“助力‘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谱写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篇章”研讨会在西南石油大学召开。来自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大型国企、四川省内高校、党校、社科研究组织的代表近百人,围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如何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四川现代化建设‘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举措,在巴蜀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城乡一体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四川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姜怡在致辞中表示,社科界作为党委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举办“助力‘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谱写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篇章”研讨会的目的,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四川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的各项部署,聚合众智、融合众力,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希望广大专家学者走进发展主战场,深入开展接地气的实地调研,全面摸排掌握一手的数据情况,及时发现和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为谱写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式现代化四川篇章贡献更多的社科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作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之一,把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实现高质量主展的重要任务。四川省委第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要以‘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为总抓手,统揽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张烈辉在致辞中表示,服务地方发展是高校的使命担当。高校与地方同频共振,已形成血脉相连、共生共荣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作为扎根四川办学的高校,西南石油大学要着眼大局大势,深化对“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的认识,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聚焦四川产业发展布局,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科技创新等工作,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充分发挥好学校的科技、智力、人才等优势,围绕四川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承担四川重大科技项目,推进产学研融通创新;要加强新型特色智库建设,深化校地校企交流合作,努力为服务四川现代化建设,助力四川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走在前列作出积极贡献。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作出部署5年来,西部地区发展成效显著,不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更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战略空间。四川历来是国家的战略腹地,是人口大省、科教大省、经济大省。四川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紧抓不放,坚持科技、产业、教育、人才一体推进。主旨报告阶段,与会嘉宾围绕社科研究如何助力“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展开演讲。主旨演讲分为上下两个单元,由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德海和四川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侯忠明分别主持。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中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陆如泉聚焦如何加快培育绿色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新时期西部大开发上台阶上水平;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邓智团的主旨报告题目为《城市发展新逻辑与活力宜居城市建设》;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蒋永穆关注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四川新质生产力;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汤继强提出,加快形成强大新质战斗力,建设四川国家战略大后方;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沙的报告题目为《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提升四川在国家“双碳”目标中的战略地位》。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