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同行

武汉大学推出国家高端智库2.0版本

时间:2021-12-02 来源:武汉大学 作者:武汉大学

11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报》专版刊发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典型建设经验宣介文章:《国际法治 天下为公  武汉大学探索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发展新路》。文章从“全校办智库”的新路子、院所双轮驱动的新体制、服务大局的新平台、汇聚人才的新措施、协同创优的新气象等五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成立一年来,所取得的体制机制创新突破和丰硕智库建设经验成果。

建设国家高端智库是党中央在新时代的重要战略布局和创新擘画,也是中央赋予我国若干所高水平大学的一项崭新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武汉大学凭借综合实力和突出的国际法学科优势,于2015年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建设单位,开始踏上高校建设中国特色新型专业化智库的探索之路。

武汉大学国际法学科已历百年。从燕树棠、周鲠生等最早一代学者汇聚珞珈山开辟中国国际法学科,到40年前韩德培先生主持建立我国高校首个国际法研究所,到6年前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浓缩了中国人从过去学习国际法、研究国际法到今天运用国际法的发展变化,也揭示出今后中国人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进一步塑造国际法的趋势和决心。

大任于斯,任重道远。面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大任务和高要求,武汉大学的智库管理者和研究者共同深入思考、大胆探索如何在体制机制上从传统的高水平教学研究机构转型为紧密服务中央决策、积极建言发声的新型政策研究机构,如何在机制上保障教师们保有家国情怀、坚持国家站位,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学问融入决策建议中。2020年11月,武汉大学正式成立国际法治研究院替代国际法研究所专门承担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任务。这意味着中央设在武汉大学的国家高端智库进入2.0版本的迭代,标志着武汉大学在探索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之路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全校办智库”的新路子

“全校办智库”并不意味着武汉大学将各个专业、各个学院都办成智库,而是发挥高校“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将全校的优势资源整合起来,举全校之力办好专业性国家高端智库。为实现这一目标,武汉大学从提升治理层级、健全实体平台、扩大研究队伍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提升治理,学校总揽方向舵。做好智库治理体系顶层规划,成立高规格智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门办事机构。为更好地从全校层面总揽高端智库建设工作,学校成立了武汉大学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韩进和校长窦贤康共同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沈壮海担任副组长,学校核心职能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一步加强对高端智库建设工作的统筹领导。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武汉大学智库工作办公室),落实领导小组专项工作意见,统筹调配全校资源,落实条件保障。这种由学校“总揽方向舵、下好一盘棋”的模式使得高端智库治理模式得到明显改善。

健全实体,研究院锻造硬底盘。成立实体化运作的智库建设单位,保障人、财、物和研究生指标等关键资源的充分配置。学校主动改变以国际法研究所为依托建设国家高端智库的体制机制,建设新的实体研究机构,将国家高端智库的“底盘”打造得更加坚固。在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成立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万鄂湘、国际法院前院长史久镛和多个国际组织发来贺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负责人莅临指导,高端智库建设开启新篇章。在新的实体机构运行模式下,研究院加强领导班子配置,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兼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更加有力对接学校人、财、物管理部门,充实行政管理团队,通过精细化管理保证研究院各项自主权落地运行。

聚合团队,协同提升强能力。在扩展智库学科领域的同时,汇聚校内相关学科优势研究力量协同攻关。研究院在原有3支核心团队基础上积极拓展研究领域,汇聚全校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等优势学科资源,整合武汉大学网络治理研究院、人权研究院、环境法研究所、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信息资源研究中心、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美国加拿大经济研究所、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中宣部经济舆情研究基地等相关科研机构力量,进一步充实和壮大核心研究团队,已形成战略性、前瞻性、对策性研究三大类共16支核心研究团队,每支团队首席专家均由该领域知名专家担任,智库研究高水平人才队伍明显壮大,协同攻关能力明显增强。

在“全校办智库”的新路子下,国际法治研究院组织联合攻关、做好大型研究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例如,2021年,学校高度重视中央党史教育领导小组委托的“一老一小”专项调研任务,以国际法治研究院为主体,组织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院等265名师生分赴河南、湖北、湖南3省,针对60岁以上老人和18岁以下少年儿童及婴幼儿两个群体,开展“老”“小”问题实地调研。调研团队走访10个县(市、区)、29个乡镇、街道和社区,累计完成调查问卷78919份。与10个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举行座谈会,取得地方“老”“小”群体服务第一手资料。2021年10月形成的《华中三省十县(区)“老”“小”调研报告》《武汉大学华中地区“老”“小”调研问卷调查报告》《关于统筹城乡,实现养老托育普惠化、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政策建议》3份系列调研报告正式上报中央。2020年以来,国家高端智库通过核心研究团队获批的高端智库重点研究课题数量明显增加、质量显著改善,一批优秀智库成果被批准立项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和年度研究项目。

院所双轮驱动的新体制

国际法治研究院是武汉大学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主要平台、服务党和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阵地和武汉大学珞珈智库方阵建设的引领品牌。它通过加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术交流和信息化建设,持续助推武汉大学“双一流”建设,打造国际法与全球治理领域国际知名专业智库。

国际法研究所主要负责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学术研究以建设中国特色国际法理论创新中心为目标,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制度化、全球治理民主化、战略新疆域规范化、“一带一路”法治化、我国对外关系法体系化等主题,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人才培养以建设中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为目标,把我国国际法一级学科的设立和建设落到实处,构建国际法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全阶段培养体系,扩大国际法人才的培养规模,提高国际法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国际法治研究院主要承担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任务。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对策性、战略性研究,不断提高决策影响力、战略谋划力与社会影响力,为中央决策提供切实管用的决策建议,成为我国开展涉外法治工作、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库。同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重点建设国际法期刊方阵,塑造国际会议品牌,引领我国国际法学术研究和交流,促进中国国际法学科的整体发展,增强对国际学界的中国话语输出,显著提升国际法学术交流的国际可见度和影响力。

院所强力耦合,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研究院与研究所共建国际法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高端智库,共担国际法人才培养任务,共享行政管理团队和图书资料信息。研究院院长肖永平教授同时担任研究所所长,主持院所领导联席会议,研究决定院所工作,统筹利用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经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经费、“双一流”建设经费、科研项目经费和基金会经费,形成学术研究和智库研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研究所积极筑牢理论之基,为应用对策研究提供源头活水。研究院立足中国实践,服务中央决策,开展法律外交,引导社会舆论。

服务大局的新平台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强国际法研究和运用等系列重要论述,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战略大局,研究院以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权力为目标,打造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世界知名度的新型平台。

积极推动我国建立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考虑到当今国际社会争端解决机制被西方国家垄断而不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法研究所就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的定位、法律架构、设立路径和相关法律配套等问题提出的系列具体建议,有力推动了贸促会的相关工作,为我国正式成立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提供了智力支撑。武汉大学和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因此受邀成为该国际组织的发起单位,分别成为该国际组织监督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成员。

与外交部合作设立“中国—亚非法协国际法交流与研究项目培训基地”,专门培训亚非国家的外交官。“中国—亚非法协国际法交流与研究项目”由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于2015年宣布设立,旨在弘扬万隆会议精神,增进亚非国家在国际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2018年,武汉大学与外交部合作设立“中国—亚非法协国际法交流与研究项目培训基地”,成功主办三期培训班,共培训来自35个亚非法协成员国、非成员国老挝、法协秘书处、非盟秘书处的150多名外交人员。武汉大学先后授予泰国公主帕查拉吉迪雅帕和加蓬共和国总统阿里·邦戈·翁丁巴名誉博士学位,这受到了外交部与亚非法协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我国开展法律外交的一张名片”。

设立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莫干山研究中心,直接服务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在我国的落地运行。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正式宣布,将支持联合国在华设立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这是中国以更加务实的方式践行多边主义,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作出的积极贡献。武汉大学在2020年10月与浙江德清合作设立国际法研究所莫干山研究中心,直接为联合国在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实体机构的落地、运行与发展提供法律服务,对扩大中国在相关领域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重点打造以“东湖国际法律论坛”为代表的国际会议品牌,传播中国国际法理念、主张。武汉大学连续6年与贸促会、中国国际法学会合作举办东湖国际法律论坛,有效推动了我国国际法理论创新、实践更新及其国际传播。例如,第五届东湖国际法律论坛吸引国内外权威人士数百人现场参会,邀请了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拉米(Lamy)、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前总干事高锐(Gurry)等发表主题演讲,共有20多万名中国听众和2万多名外国听众线上听会,对有效传播中国国际法理念、主张,揭露美国霸权主义行径和单边主义本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汇聚人才的新措施

研究院聚焦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和我国制度性开放对涉外法治人才的迫切需求,按照激活存量、储备增量、提升质量的思路,大力汇聚和培养高端人才。

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研究院设置全职教授、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实践教授、研究员等研究岗位,建立校内“智库联盟”,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成功引进和培养了多名国家高层次人才,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组建了16支跨学科核心研究团队,初步形成了一支发展潜力大、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靠得住”的高层次智库人才队伍。

研究院积极推动与政府和国际组织建立常态化的“旋转门”制度,采用全职、校内外兼职、访问学者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吸纳跨学科实务领域高层次研究型智库人才加盟,形成稳定、广泛的人才网络。利用成为亚非法律协商组织、海牙国际私法会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国际民航组织等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观察员的条件,安排专职研究人员以“观察员”身份长期跟踪参与相关国际组织的活动,及时掌握国际规则发展变化动态。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院突出人才培养专业特色,坚持国际法专业化方向,通过恢复招收国际法本科生,建立国际法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国际法二级学科建设,走“高精尖”发展之路,为满足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需求培养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2021年正式开办本科“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人才试验班”,采取主辅修或双学位加实习实训模式,培养具有扎实专业背景、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并通晓国际规则的全球治理人才。

首开智库型博士培养之先河。将智库建设与服务国家、学术研究与实践发展、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有机结合,于2018年正式启动智库型博士培养工作,通过构建研究与实践并重的创新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高度政治觉悟、深厚家国情怀、宽广国际视野、深邃战略思维,适应国际法研究和涉外法律决策咨询的高层次领军人才。目前已有智库博士生就职国际组织高级岗位。

拓宽人才锻造渠道。研究院聚焦国家人才需求,多方位推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成功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培养国际组织后备人才项目”,与亚非法协、国际民航组织等签订合作协议,先后派出15名研究生赴前南刑庭、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民航组织等实习。

研究院着眼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国际化法律人才,着重对学生开放心态与国际视野、英语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等核心素质的培养,长期支持师生组队参加Jessup、国际商事模拟仲裁、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国际商会模拟调解、国际航空法与空间法模拟法庭等多项国际性专业竞赛,多次问鼎以上赛事的国内最高奖项,并在国际决赛舞台上数次获得亚洲高校在该项赛事上的最好成绩。

等效评价的新方法

智库提供的思想产品既可以是技术性对策,亦可以是战略性方案,还可以是根本性理念。高校智库要充分发挥基础理论研究的优势,坚持学科导向和学术导向,为国家提供基础性、理论性的智库成果,鼓励长线性、跟踪性研究。因为高校建设智库的目的,不是寻求政府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耦合,而是要整合高校优质理论资源,为政府公共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倘若没有理论研究做基石,很难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研究院以国际法为核心研究领域,强化“精、专、深、透”研究理念,注重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际与国内的结合上观察问题,夯实基础研究。同时从全球治理视角拓展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兼及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世界经济等多个领域,不断提升智库研究成果的思想分量、对策质量和价值含量。

武汉大学一方面在职称评审中单列智库型专业技术岗位,将获得《国家高端智库报告》录用或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的咨询报告等智库类成果与相应的学术评价建立对应关系,建立专门的智库研究人员职称晋升通道。另一方面在学校科研成果奖励文件中,修订并单列智库类研究成果相关奖励内容,加大对智库成果产出的激励力度。

国际法治研究院通过制定完善《智库奖励类别及标准》智库职称系列评审办法》《智库成果评价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在国外知名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在SSCI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在国内权威期刊及主要报刊发表的学术论文给予咨询报告同等的奖励,引导研究人员不断进行思想和理论创新。

协同创优的新气象

我国高校智库虽然数量不少,但大多各自为战。这种方法对微观问题的研究可能有效,但对于常常需要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进行理论解释、作出政策选择的许多全球性和国际性问题来说,单兵作战方法显然无法满足研究这类问题的需求。研究院利用武汉大学多学科优势,以新兴交叉学科引领智库研究跳出学科和行业局限,从全局利益出发解决国家重大现实问题,聚焦现实重大难点问题,为相关各方提供协同创优的着力点,通过合作研究、协同创新,保障智库工作的持续高效。同时与民革中央、新华社等智库合作,共享数据,分工协作,就重大战略性、方向性问题开展协同合作,并与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贸促会等部门以及其他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引智入库,为增强智库成果的针对性、扩大智库的影响力创造条件。

强化核心团队首席专家负责制。明确首席专家任务目标,赋予其相应资源调配自主权。各团队汇聚不少于5人的学术型与实务型专家,规范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通过主动对接国家部委、定期研讨、联合攻关等机制,切实发挥专业化智库优势。

建立“固定制”+“专项任务制”的灵活团队组建模式。以16支“固定制”研究团队为核心,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长期储备性研究,优先承担党和国家交办的任务;同时建立“专项任务制”团队组建模式,根据党和国家下达的任务和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指定专项研究首席专家,搭建工作专班开展研究,研究结束后,团队随之解散。

打造全校层面的内参编审平台。一是接受校内各类智库类研究成果报送,二是组织专家将相关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类成果,提升成果转化质量,增强转化效果。同时严格落实课题论证把关制度。严控课题实施、结项和成果报送等环节,课题报告经编审部组织专家严格评估及智库首席专家审定通过后履行报送程序。

通过以上措施,国际法治研究院的研究领域得以扩大,智库研究成果的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也得以提高。2021年向中宣部报送高质量咨询报告40多篇;向全国人大、中共中央办公厅、外交部、最高人民法院等提交咨询报告和专家建议80多篇;近10篇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近50篇获有关部门采纳。

国际法治,天下为公。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法治研究院不断开拓新局面,加强涉外法治研究与应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和法治实践,举办高水平中欧国际法论坛,开展法律外交,着力提高战略谋划能力、决策影响能力和国际影响能力,努力建成国际法与全球治理领域国际知名专业智库。

(来源:武汉大学)

(编辑:内容管理员002)